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社民連不是輸而是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7]     我要評論

鄭 武 時事評論員

 灣仔鵝頸區補選,社民連季詩傑一敗塗地,主要反映在兩大方面:一是得票極低,只及對手一半,說明社民連未能開拓新票源,更不能全取反對派的基本盤,不少反對派支持者對社民連極反感,寧願不投票甚至投給對家,亦不投給社民連。二是社民連一直屢試不爽的網絡攻勢,暴力行徑吸引傳媒的策略,在小選區下發揮不出功效,其缺乏地區網絡的死穴更暴露於人前。不過,這次補選更大的意義,還是說明社民連過去的偏激路線,不得民心,市民紛紛利用手上一票懲罰社民連,是對社民連路線的否定,社民連這次不是輸了,是錯了。

 季詩傑的失敗,當然有其自身因素,他是空降參選,過去一直沒有在該區服務,只是眼見有便宜可撿,才突然冒出來爭取,在區議會選舉中,地區的往績及候選人的承擔,是選民投票的關鍵,季先天不足,而且後天失調,得不到反對派大佬背書,選前不少傳媒更揭發他過去的參政歷程,直指他「投機」,更令市民對他形象大打折扣。社民連亦知道他的不足,所以在選戰中,傾全黨之力為季輔選,更為季公然與公民民主兩黨叫陣,可以說季這次參選已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整個社民連。可以說,季的失敗,不只是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社民連的失敗。

社民連路線不得人心

 一是迷信網絡,缺乏地區工作。社民連自稱代表基層,但社區工作卻是乏善可陳。區議會選舉從來只有一個方程式,就是做好地區工作建立地區網絡。然而,地區工作就是聚沙成塔,社民連根本不屑為之,所以在補選中根本沒有地區的網絡支持。相反只能着力於所謂網絡選戰,利用網民的力量爭取票源,但這些都是浮光掠影,沒有根基。當區選民從來不見你做地區工作,幫不到他們,試問如何會投你一票。但可笑的是,社民連及其支持者在網上卻是自我感覺良好,完全沒有察覺到區內的民意,大敗更是出乎他們意料。

 二是社民連的意識形態與主流民意相違。社民連的意識形態是什麼:重視基層,左傾的社民經濟路線?這些不過是包裝,實質卻是利用激烈的抗爭手法,吸引傳媒注意,爭取百分之十的激進選民支持,當中不少更是青年人。這些人有多少會重視社民連的政策內容?他們支持社民連不過是覺得他們夠「激進」、夠「過癮」,加上社民連的網絡宣傳投青年人所好,自然成功爭取了一班青年人支持。不過,社民連的粗暴抗爭路線,將街路的一套帶入立法會的做法卻令主流民意不滿。在現時的環境下,誰有興趣看你們做秀,社民連正事不做,政治秀卻是歹戲連場,不少市民早已看不過眼,所以在補選時紛紛用選票懲罰社民連,其實是告訴社民連這條路線不得人心。

 三是社民連的黨格問題。社民連深知其競爭對手不是建制派,而是反對派內的所謂同志,所以從來都是勇於內鬥,公民黨被他們無日無之的口誅筆伐,早已勢成水火,民主黨有感於基層票源被不斷蠶食,亦對社民連敬而遠之。然而,社民連繼續着數取盡,平時就高喊反對派沒有不分裂的理由;到選舉時又改稱團結就是力量,前倨後恭的表現令人側目,說明社民連黨格欠奉,有利爭先,無利時就打擊同志,抬高自己。這些都在補選時自食其果,兩黨袖手旁觀,親反對派報章落井下石,社民連眾叛親離,實屬自招。

 季詩傑的失敗是社民連的失敗,亦是社民連路線的失敗,在立法會的比例化表制下,社民連可以鑽空子,在多區插旗。但面對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社民連不容於主流的問題便表露無遺。然而,社民連在選後仍然口硬,說成績「收貨」,梁國雄更歸咎反對派沒有全力支持。這說明什麼,說明社民連仍不知輸在何處,仍然將責任推在其他人身上,對社民連來說,可能認錯真的是太難了。

相關新聞
中美軍事合作如何更有建設性? (2009-06-27)
港股與內地A股交易對接的思考 (2009-06-27)
社民連不是輸而是錯 (2009-06-27)
「不當奴」暴露反對派殖民奴性 (2009-06-27)
救救孩子 救救社會 (2009-06-27)
兩黨尚無交往基礎 (2009-06-27)
政府積極推動商界投資研發 (2009-06-26)
拖欠勞資審裁處裁斷款項刑事化 (2009-06-26)
白宮背水一戰制裁「金融精英」 (2009-06-26)
格陵蘭走出獨立第一步 (2009-06-26)
警隊顧全大局值得肯定 (2009-06-26)
政治投機妄想勝選 (2009-06-26)
西方媒體在伊朗大選中的作用 (2009-06-25)
爭說奧巴馬打蒼蠅 (2009-06-25)
高等教育產業化:Are we ready? (2009-06-25)
警隊遊行示威考驗特區政府 (2009-06-25)
防止一哄而上 (2009-06-25)
控煙讓步 因小失大 (2009-06-25)
優化投資結構 提高投資效益 (2009-06-24)
政府施政應着眼長遠 (2009-06-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