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我看到編輯的個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1]     我要評論

 ■李國濤

 寫文章要有個性,編輯也要有個性。編輯有個性,刊物才有獨特風格。君不見三十年代林語堂編《論語》、《人間世》,倡幽默,雖有所偏,而也影響到後世,編選文集等書也如此。前些天我收拾破書架,看到久已忘記其存在的線裝《唐賢三昧集》,就又想起這件事。我那破書的「牌記」云:「乾隆丁未新鐫,聽雨齋藏版」。這是由吳渲、胡棠輯注,並有二人的序。據說後來尚有不少版本註解。

 直到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一本新《譯注》,可見仍有讀者。《唐賢三昧集》是清康熙時大詩人王漁洋(1634—1711)選的唐人詩集,影響很大,因為極有個性。看哪,選盛唐之詩竟然沒選李白、杜甫。如今看來,這不是可笑嗎?他就沒選。原來,他是崇尚「神韻」一說,主張清空淡遠的境界,而李杜則奧博雄奇,不合他的主張。選本一出,反對者激烈,贊成者也熱情。他選的主要是王維、孟浩然一派。共選42家,詩400餘首。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選目,其中王維一人就選了100多首,佔四分之一。這在文學史上不是大事,也算是趣事。

 前些時候在《中華讀書報》(2009年7月29日)上讀到《郁達夫周作人的一次編輯合作》,文記1935年26歲的青年編輯趙家璧受命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時限是從1917年到1927年的新文學作品,分類編書。

 他請到以魯迅為首的許多大家,當時的頂尖人物分工編各種文體。茅盾說那是「空前的巨著」。如果按現在的慣例,小說一組幾人,散文一組幾人,合夥商量討論去編。那麼編出來,一定四平八穩,沒什麼看頭。

 而他是請編者自己編,隨你編。但每本一定有序言,那可是不能少於二萬字,是硬規定。這就要眼光、見解,也就是編者的個性。於是便有了魯迅的名文《小說二集序言》。不但此也,郁達夫和周作人二人編散文一集和二集,怎麼編,由他們二人商量。一在上海,一在北京,書來信往,於是現在我們就見到兩位大家的主張和議論。兩個人怎麼分工,是個大難題。後來乾脆這樣辦:周作人先定自己的人選(,其實主要是北京的一批作者)定下以後,不熟悉或不便選的(如對魯迅,對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再由郁達夫選。選取的標準各自不同,而且不同得很。但是,有個性,也就是有風格有獨特見解。

 就以選目而言,我就從郁達夫的編法,見到類似王漁洋的個性色彩。郁達夫編選《散文二集》,共收十六家,作品131篇。入選作家有冰心、林語堂、朱自清、豐子愷等,多者選五六篇,少者選一篇。

 但是對魯迅一人選了24篇,而周作人一人更選了56篇。這絕對是從個人的興趣、愛好出發,但也是眼光和學問。他要的是深刻和力度,要文彩和學問。這在郁達夫的那篇序言裡說得很清楚,而且其中的評語竟成為後來對魯文和周文的簡明概括。

 現在讀此序,讀者仍以為不可多得。再說那周作人選的《散文一集》。選目倒沒有奇多奇少,但範圍上有不少突破。有位吳稚暉,本是五四文學革命以前的人物,但文章奇特,影響也大,就選他兩篇,怕此種文風從此絕矣;周的弟子廢名,本以小說聞名於世,而且此前魯迅編《小說二集》已收入他的作品,並有評說(批評他「有顧影自憐之態」),但周以為廢名小說某些地方極有散文風致,也選了,他說,當散文讀「更覺得有意味」;集裡沒選胡適、李大釗、蔡元培的議論文,因為不符規定,但選了顧頡剛的《古史辯序》,「因為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自敘」。梁實秋、沈從文亦未入選,因為他們的主要作品都在1926年以後,那意思是:留待下一次再選吧。

 最後有一本書不能不提,就是錢鍾書的《宋詩選注》。不大的一冊書,後來有人說它會改變我們對宋代文學史的看法。當時在台灣的胡適讀到,說選的並不好,但注實在是好。

 選的為什麼不好?後來錢鍾書說,多少年來人人以為必選的作品,自己也沒有力量斷然不選。只好選,或隨人選,這就會影響選者本人風格的發揮。大學者也不能免。所以凡集體選編的書往往沒有特色。不過,由個人選,如果沒有學問和見解,也是弄不好的。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手抄本,一個時代的記憶 (2009-08-11) (圖)
人文世相:我看到編輯的個性 (2009-08-11)
古典瞬間:晚清畫報文獻中的盂蘭盆會 (2009-08-11) (圖)
豆棚閑話:狐仙漫步的時光 (2009-08-11)
文訊:村上春樹新書版權在韓賣出天價 (2009-08-11)
亦有可聞:古代的翻譯工作 (2009-08-11)
歷史與空間:從希臘到江戶——萬能靈藥「底野迦」的傳播與文化變遷 (2009-08-08) (圖)
豆棚閒話:張愛玲與鵝蛋臉 (2009-08-08)
文化觀察:潮州幫口 (2009-08-08) (圖)
800年的書聲 (2009-08-08) (圖)
歷史與空間•北宋南北榜 (2009-08-05) (圖)
豆棚閒話•讀畫.聽香 (2009-08-05)
亦有可聞•魯迅的家常菜 (2009-08-05)
開卷有益•日本的現代《山海經》 (2009-08-05) (圖)
古典瞬間•恭王府中說「富貴」 (2009-08-05) (圖)
歷史與空間.聖彼得堡印象 (2009-08-04) (圖)
古典瞬間.偽皇孫案 (2009-08-04)
亦有可聞.懷念有「小書」的日子 (2009-08-04)
豆棚閒話.魯迅: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2009-08-04) (圖)
開卷有益.《漢字圖解字典》賞析 (2009-08-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