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杜
不久前,演藝學院粵曲教授梁漢威,以三十年代著名知音人王心帆與小明星(鄧曼薇)之作者歌者曲藝奇緣傳奇故事,編出歌唱式舞台劇《風流夢》,在文化中心演兩日滿兩天,可知香港粵曲愛好者眾。
劇中扮演小明星的是粵劇名旦尹飛燕,尹飛燕舞台經驗足,但做慣花旦唱慣子喉,唱曲藝女唱男腔的平喉非其所長,無疑她為演此劇已下苦功練平喉唱法,但淒婉悠曳處,味韻不足,更難似小明星能有沉怨迴腸的「星腔」味道。全劇編得不錯,也合小明星之亂世歌伶淒苦命運,各合演者都具水準,但演小明星傳奇,沒有真正具「星韻」的「星腔」鎮台,欠一曲完整的《風流夢》,終究是美中不足之處。
同晚文化中心捧場賞曲的,有筆者珠江資深粵曲菊壇老友、退休中醫周君,此人年屆八十為廣州曲座之眾人契爺,臻循浸淫伶壇數十年,剛好姓周,在穗市提及「顧曲周郎」無人不知。周君是晚觀後感說,這半世紀來唱小明星腔的人眾多,但最具備「星腔」神韻真真有「小明星味」的,首推一個梁玉嶸。
周君言,小明星一曲《秋墳》成絕唱,唱至病入沉崐身亡之時,梁玉嶸大概還未出世,她能把星腔唱得如此淒婉入木,全憑天賦,加上師傅黃少梅之教誨,和依足小明星遺下之黑膠唱片忖摸而來。
梁漢威教授所編之《風流夢》中,劇中小明星的入室弟子叫「菲菲」,周君言小明星實際上並無正式徒弟,只有一個服侍她的近身又常替她抄曲的掛名弟子陳錦紅,另曾追隨小明星又同台過的李少芬(早期粵曲「四大平喉」之一)也算是半個掛名弟子,此二人各得小明星「星韻」的一半真傳。
李少芬在五十年代仍活躍廣州伶壇,五六十年代把星腔傳給黃少梅,黃少梅傳藝給何萍、梁玉嶸、葉幼琦、莫桃等女弟子,其中以梁玉嶸最出色,有時她用心唱來有如小明星再生;葉幼琦嫁了來香港已半退休;莫桃、何萍仍在廣州曲壇獻藝。何萍有徒李蕙雯,前年則來港作賽得過亞視台辦的「省港澳粵曲大賽」冠軍,小明星「星藝」的一脈,大概便發展至此境界了。
「星腔」徒孫徒曾孫輩已開枝散葉,酷愛粵藝傳統者,大概也稍有安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