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從「通書」到「通勝」,走過的是融合人文通俗的道路。資料圖片
柏 葦
漢語以其地域方言眾多著稱。從南到北,各地方言儘管都是漢語歷史發展的產物,但由於種種影響方言發展的內外因素,形成了今天南北各地方言中具有許多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的特點,過去由於調查不夠,許多方言現象未被發掘出來,一些聽起來很有特色的方言土語,人們難明真相,總覺得罩茪@層神秘的面紗。經過近幾十年來全國各地紛紛開展的方言調查,形形色色的方言現象逐漸浮現出來,許多前所未見的特徵令人眼花繚亂,使長期以來人們對漢語的傳統認識也不得不作必要的修正。要全面地敘述漢語方言的特色,哪怕是最簡單的「略述」,也足以寫成厚厚的鉅冊。這裡我們不妨利用短短的篇幅,就一些突出的方面說說,蜻蜓點水,「拾零」罷了。
首先想略為介紹一下漢語方言分區的情況:打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我國語言學家開始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方法對漢語方言進行調查研究以來,他們主要根據方言的特點,對為數眾多的現代漢語方言進行過不同的分區。早期幾位語言學大師的分區分別是:三十年代李方桂把漢語方言分為北方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吳語、贛客家話、閩語、粵語和湘語八區;趙元任四十年代對他早在1934年提出過的九區說進行了修改,最終將漢語方言分為廣州方言、客贛方言、廈門——汕頭方言、福州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北方官話——黃河流域及東北地區、南方官話—漢口與南京之間、西南官話—四川、雲南、貴州、廣西一部分、湖北一部分等九區;王力在四十年代編寫《中國語文講話》時,將李、趙的八區九區先概括為五大方言—官話、吳語、閩語、粵語和客家話,然後再在五大方言下面細分若干系。進入五十年代,隨茪閮末晙d的開展,人們對漢語方言的了解日益加深,漢語方言的分區有了新的進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丁聲樹、李榮於1955年提出的「八大方言」說。八大方言是: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南方言和閩北方言。此後這一分區在內地一直為各種漢語教科書所沿用。到了八十年代初,隨茪閮末晙d的進一步蓬勃開展,鑒於八大方言中的閩南閩北分列兩區未能如實反映閩語內部的嚴重分歧,方言學家們又萌發了不如先將閩南閩北合二為一,再在下個層次細分若干閩語「次方言」的想法,於是就又有了「漢語七大方言」之說。
筆者的《現代漢語方言》(1981)一書,首先採用「七大方言」系統,即將八大方言中的閩南閩北合為一個「閩方言」。此後陸續有一些現代漢語教材以七大漢語方言代替了八大漢語方言,而1987年出版的、由近期謝世的季羨林教授擔任主編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在相關的條目中也採用了七大方言說。其後在八十年代後期李榮等編纂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又將七大方言改為十大方言,即在七大方言基礎上增加北方的「晉語」、安徽的「徽語」和廣西的「平話」三個方言區。但十區說迄今還未能得到語言學界的普遍認同,當前漢語方言的分區,使用最多的仍是七大方言說。由教育部推薦作為全國大學使用教材《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詹伯慧主編)就一直沿用漢語方言七區說。
不同的方言區有各自不同的語言特色,同一方言區中的不同地點方言也可能出現一些獨具個性的語言特色。無論是語音、詞彙還是語法,都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呈異彩!下面略舉數端,以見一斑。
語音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聲調的差別,各地方言聲調數目多少不一。大致北方方言聲調較少,一般以4-5個聲調為主,大多缺少入聲,個別地方甚至少到只有3個聲調(如銀川、天水);南方方言聲調較多,一般都有入聲,以6-8個最為普遍,唯有我們的粵語聲調多達9-10個,香港、廣州都是9調,而廣西南部某些地方的粵語,如玉林、博白等地,則多達10個聲調。我們常聽到有人說,用粵語讀唐詩比較好聽,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正因為當代粵音較多保留了中古時期的音韻系統,聲調方面又完整地承傳了古代的平上去入系統。唐詩押韻講究平仄,用完整保留平上去入系統的粵語來朗讀,自然就會悅耳一些了。
方言的特色反映在詞彙方面尤為突出。南方吳、粵、閩等方言給人的印象跟北方方言差別很大,突出的表現就在於用詞的不同。拿當今的粵語來說,保留了一大批古漢語的詞語,吸收了一大批英語的詞語,再加上歷史上因不同語言接觸而帶來的一些源自「百越」的詞語,這樣就拼湊成與眾不同的三不像「大拼盤」。單拿保存古詞古義來說,今天粵語中使用頻率很高的生活用語「飲」(喝))、「行」(走路)、「畀」(給予)、「衫」(衣服)、「睇」(看)、「頸」(脖子)、「翼」(翅膀)、索「(繩子)、「卒之」(終於)……等等,不勝枚舉。還有許多粵語區民眾自造的方言詞,如「洁v(東西)、「隉v(下飯的菜餚)、「ヾ]浪費)、「叻」(能幹)等等。據統計,粵語的日常用語,與其他方言不同的少說也佔粵語詞彙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就難免使不懂粵語的人感到難以溝通了。
我們說方言承載地域文化,方言反映地區風貌、民間習俗以至心理狀態,這在方言詞彙中也得到充分的反映。例如我們的粵語中,就有許多反映水鄉的詞彙,如「圳」、「涌」、「沖」、「滘」、「灣」、「潭」等等,用這類帶水旁的字作地名的在粵語區到處可見。又如粵語中一些因「避諱」、「禁忌」而形成的詞語,也能叫人馬上想到這是「粵語」:忌「血」而叫「紅」(豬紅)、忌「苦」而叫「涼」(涼瓜)、忌「輸」音而改「勝」(「通書」改「通勝」)、忌「蝕」音而改「舌」(「豬舌」改「豬﹛v)等等。某些很典型的「特徵詞」,甚至叫人一看就可以斷定方言的區屬。例如人們一見帶「厝」的地名就可以斷言該地屬閩方言區。從福建到廣東、海南、台灣等地,儘管都有多種方言,但出現「厝」的地方必為閩語區無疑。有趣的是同一件事物,不同方言的用詞不同,往往也是區分方言區屬的重要依據。例如廣東境內粵、閩、客家三種方言鼎立,如果「鐵鍋」叫「鼎」,那肯定屬省內的閩語(東部潮汕話或西部雷州話),因為如果是粵語,就會叫做「鑊」而不會叫做「鼎」。
方言之間語法的差異相對比較小,但還是存在不少令人矚目的現象。例如人們常說粵語中有部分表先後次序、數量的狀語後置的現象,如「我去先」、「呢學期上多一門課」等;又例如雙賓語的次序,粵語的特點是指人賓語在後,指物賓語在前(我送本書小劉);還有在名詞、動詞和量詞的配搭上,粵語也明顯存在茬多與眾不同的特點:一張刀、一架汽車、一篤屎、一抽鎖匙、一單生意、一啖飯、一轆蔗、打一餐、行一勻、做一輪等等,都顯示出特色。據各地方言調查的材料,量詞作為漢語語法的一大特色,在各地方言中千差萬別,出現了許多令人詫異的現象,例如客家人用「隻」來稱人(班上有幾多隻學生),未免令人感到有點「不恭」,但當地人都這樣說,約定俗成,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了。
大家都知道漢語中表人的名詞和代詞可以加「們」表示多數,這個「們」近似英語的s,但又不完全等同於s,關鍵在於除了表人外,表物就不能出現多數加「們」的現象。可是,經過方言學者的調查,現在竟發現甘肅省的蘭州方言和河北省的稿城方言中,就擴大了「們」的使用範圍,蘭州有「肉們」、「米們」之說,稿城有「樹們」、「衣服們」的說法,可見一經深入調查發掘,方言中各種稀奇古怪的語言現象就都浮現出來了。本文限於篇幅,只能略舉數例,意在引起業界注意,漢語方言中蘊藏茬釵h多有待調查、有待研究的語言資源,正等待我們去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呢。
(語文雜議.之十三,作者為語言學家、暨南大學教授詹伯慧)(下期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