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醫情識趣:壓力的好與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6]     我要評論

李永堅

 壓力來源,可說無處不在。壓力普遍給人一種負面的感覺,使人聯想到緊張、焦慮及挫折。然而,你可有想過壓力也有它的功用呢?

 人有惰性,喜歡把事情推遲,壓力正好成為推動人進步的原動力。試想,若不是要趕交功課,學生還會準時完成嗎?保險從業員若不是每年要達到指定的營業額,他們還會拚命工作嗎?可見適當的壓力不但增加效率,叫我們會有較好的表現,而且內在的潛能也得以發揮。反而長期生活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會叫人感到乏味和沉悶。

 當壓力不斷增加,超過我們能承受的水平時,我們的生理及心理便會作出反應和行動。生理方面,如腦下垂體荷爾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血液循環加速,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管擴張,令整個人抖擻起來,處於「作戰」狀態。假如一個人長期在作戰狀態,便會感到筋疲力竭,身心疲累,這時抗壓能力便會下降,導致身心失調,精神及體力耗盡。這是最後的階段—衰竭。

 心理方面,可分為認知、情緒與行為三個層面。通常壓力愈大,認知能力愈低,思考的變通性會變得愈窄。情緒反應是多樣化的,較正面的是精神振奮、積極努力,負面反應則包括脾氣暴躁、抑鬱、焦慮及沮喪等。

 行為方面,有些人遇上不如意的事,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嘗試主動克服困難,但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實在不容易做得到。因此,很多人在不知不覺間選擇了較容易的途徑,就是防衛性的克服方法,包括向構成威脅的人或物作出直接攻擊,以此來保護自己。有時,當個人察覺到對方不能直接攻擊時,便會轉而把情緒發洩到其他人或物件身上。有些人不會攻擊別人,反而攻擊自己,以宣洩內心的壓力,如𠍇手、燒燙自己、自殺等,藉此懲罰自己。另一個防衛性的方法就是逃避,如對事物喪失興趣、缺席、搬家等。

相關新聞
百家廊:愛情的質變:先算帳再結婚 (2009-08-16) (圖)
翠袖乾坤:盡善盡美 (2009-08-16)
娛視觀:「大淡友」轉𡟼事件簿 (2009-08-16)
琴台客聚:With+器官 (2009-08-16) (圖)
生活語絲:乘坐A380空巴 (2009-08-16)
隨想國:七上八下 (2009-08-16)
醫情識趣:壓力的好與壞 (2009-08-16)
百家廊‧陽朔福利鎮 (2009-08-15) (圖)
翠袖乾坤‧八月菌飄香 (2009-08-15)
海闊天空‧奧巴馬民望如插水 (2009-08-15)
琴台客聚‧借仙諷今的小說 (2009-08-15) (圖)
杜亦有道‧開枝散葉 (2009-08-15)
隨想國‧重慶印象 (2009-08-15)
詩幻留形‧譯名與印記 (2009-08-15)
百家廊‧日本的「政治屋」和世襲政治 (2009-08-14) (圖)
翠袖乾坤‧這個立字真浪漫 (2009-08-14)
一網打盡‧「成功」在望 (2009-08-14)
琴台客聚‧擱在抽屜裡的信 (2009-08-14)
生活語絲‧在萊佛士醫院急診 (2009-08-14)
扶林晚風‧中亞詩人納沃依 (2009-08-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