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對世界大事應更多關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25]     我要評論

楊志強 資深評論員 香港工商專聯會創會會長

 香港沒有更多關注世界大事的傳媒,這是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最大的軟肋,也是香港新聞自由最大的缺憾,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一個新聞自由平台。值得欣喜的是,在許多有識之士的呼籲下,在香港許多主流媒體的努力下,香港傳媒過去視野狹小和煽情化報道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變。正在崛起的中國迫切需要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傳達中國的資訊和影響,香港傳媒應該大有作為。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最近在傳媒撰文認為,國際城市要關注國際大事,香港不是旁觀者。梁振英以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為例,指出中美關係是頭等國際大事,戰略及經濟對話肯定對國家、對香港都有深遠影響。面對這些重大趨勢性發展,香港大有集思廣益、研究和部署的需要。

香港應更多關注國際事務

 過去兩年,梁振英都關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落幕,金融和航空領域進一步開放後,他於2007年曾撰文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作為一個依靠內地和美國市場的經濟體,不可能不受影響。對香港來說,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是特區政府、香港經濟界和全體港人不得不認真思考和積極部署的問題。

 誠如梁振英指出,金融海嘯催生出新的國際經濟和政治格局。中美的政經關係是新格局的重要元素,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新的里程碑。梁振英強調,香港要繼續作為國際城市,不能只有主觀良好願望,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對國際大事不聞不問。梁振英呼籲香港對世界大事應更多關注,令筆者聯想起部分香港傳媒存在的一個現象,即對許多世界大事的報道,往往聊備一格,評論文章亦不多。相反,對雞毛蒜皮的本地新聞,例如明星八卦、撞車、爭產等消息,則非常關注。

新聞評論應有開闊視野

 就以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評論為例,筆者到圖書館查了一下本港傳媒的有關評論,發現中美舉行對話翌日,只有兩份本港傳媒的社評予以評論,其中《文匯報》社評《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加深互信》認為:「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令『G2論』又被炒熱……在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擔當管理世界的重任,世界也不需要哪一國來擔當管理者。但中美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國家,對全球的發展具有特殊的責任,需要對許多國際問題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信報》社評《中美對話的舊問題和新議題》則認為:「上一輪G8會議(八國峰會)曾被國際媒體炒作成為G2,即只有中美兩國對話,後來證明是言過其實;現在進行的中美戰略及經濟會議,則是名副其實的G2會議,其影響力足以牽動整個國際大局。」兩份報章的社評論述同一問題,角度不同,但皆有深度。《文匯報》和《信報》的社評,筆者每天必讀,筆者認為這兩份報章的社評對世界大事比較關注,視野比較開闊,內涵也比較深,能令我讀之受益。

 過去頗長一段時期,部分香港傳媒出現了一種市場導向的潮流,以資訊消費的市場法則統領新聞運作。為了滿足受眾的八卦心態及偷窺慾,部分傳媒趨向使用迎合市場的運作策略,內容以暴力、犯罪、色情等為報道重點,並通過大幅的照片和煽情的標題加以渲染。本來雞毛蒜皮的小事,被部分傳媒炒作並設定成為大事。新聞亦從文字的記述轉向圖像的渲染,從客觀報道事實變成隨意斷章取義或偽造,少數報章充斥「煽、色、腥」的氣味。個別傳媒甚至不惜違背新聞操守,用錢來「製造新聞」以增加銷量。

 最典型的例子是陳健康事件,事件男主角陳健康疑前往內地另結新歡、並與妻子不和,妻子把兒子從上水天平h住所拋落地下,然後跳樓自殺身亡。部分香港傳媒爭相報道事件,追訪陳健康的下落及他包二奶的細節,個別傳媒的記者竟然向陳健康提供5,000港元召妓,拍下獨家照片,事件引起公眾嘩然,該案件亦成為探討香港傳媒專業操守的案例及教材。

本港媒體應培養大局觀

 在香港媒體中,香港本地新聞和經濟新聞是佔據絕對重要位置的,而國際新聞和內地新聞則被擠在後面,除非出現9.11恐怖襲擊、四川大地震,以及台灣莫拉克風災那樣的驚天大事。筆者每日讀《文匯報》,注意到《文匯報》的要聞版都是放在頭版頭疊,其要聞以中國內地以及兩岸重大新聞為主,兼及重大國際新聞和重要香港新聞,這在香港彌足珍貴,發揮了讓香港讀者了解國家大事和溝通兩地的作用。

 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大事,這是一條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友好相處、共同發展之路;這是一條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內涵、注重全面協調之路;這是一條通過制度創新,提高國民素質,實現社會自我完善之路;這是一條在全人類共同利益基礎上的振興中華之路。中國的和平崛起是當今中國和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許多國際媒體對這一話題都非常關注,有關的報道和評論佔據重要地位。相比起來,作為與中國命運息息相關的香港之部分媒體,卻顯得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新施政報告的三個基點 (2009-08-25)
香港對世界大事應更多關注 (2009-08-25)
譚榮根實屬華人之光 (2009-08-25)
《規劃綱要》應考慮氣候變化 (2009-08-25)
陸克文的傲慢與短見 (2009-08-25)
黔驢技窮 心術不正 (2009-08-25)
醫療事故不可視作等閒 (2009-08-24) (圖)
請講事實 不要抹紅抹黑 (2009-08-24)
解放軍人才興軍「三箭齊發」 (2009-08-24)
「大香港」心態要不得 (2009-08-24)
害群之馬值得保護嗎? (2009-08-24)
增加本地節目有利創意產業 (2009-08-24)
教師壓力問題仍須正視 (2009-08-24)
為山九韌 豈可功虧一簣 (2009-08-22) (圖)
捕風只為誣陷 和諧亦成罪名 (2009-08-22)
中國需要「調查型記者」 (2009-08-22)
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 (2009-08-22)
反對派各有算盤 (2009-08-22)
把大佬文化強加他人 (2009-08-22)
積德如積財 豁達創人生 (2009-08-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