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此次「三合一」選舉民進黨充其量只能算「得勢不得分」,國民黨則是「得分不得勢」而已,台灣政治版圖並未由此發生顯著位移甚或歷史性劇變,所以「輸得難看」的評價只能是相對於2008年立委選舉和「總統」大選的壓倒性勝利而言。客觀地評價國民黨選情應該是:基本盤雖受衝擊但並未被撼動,民意優勢雖在收窄但仍未被扭轉。
12月5日,台灣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三合一」選舉結果揭曉。作為繼2008年立委選舉、「總統」大選後最重要的一次選戰,如何看待選舉結果及其對國民黨、馬英九的影響,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
艱難維繫平局
國民黨雖然拿下了17個縣市長中的12個,維持了上屆席數,但維繫的是一個慘淡的平局,用兩句話通俗地形容,就是「該爭的爭得不成功,該贏的贏得不漂亮」。所謂「該爭的爭得不成功」,是指在頗具風向標意義的爭奪焦點宜蘭縣,國民黨4年前剛從執政24年的民進黨手中艱難奪得縣長寶座,這次又拱手相讓;而在馬英九親率團隊力拚的花蓮縣、嘉義縣,國民黨同樣功虧一簣、無功而返。「所謂該贏的贏得不漂亮」,是指在被譽為藍營「鐵票倉」的基隆市、桃園縣、彰化縣等縣市,國民黨雖然取勝,但領先幅度已然大不如前,可謂之「慘勝」;而在國民黨爭取連任的嘉義市、台東和澎湖等縣市,國民黨更是贏得「驚心動魄」,差之毫厘即可能被對手擊敗,可謂之「險勝」。從整個縣市長選舉得票率情況看,國民黨已從上屆的51.8%下降到47.9%,下降4個百分點,民進黨則從4年前的39.5%上升到45.3%,上升近6個百分點。
難怪選後馬英九表示要「以謙卑的心情檢討」,知名學者蔡逸儒等評論人士則乾脆直陳國民黨「輸得難看」,認為選舉結果對馬英九當局「確實是一個嚴厲的警訊和考驗」。
尚未輸到脫褲
儘管國民黨在此次「三合一」選舉中艱難維繫平局,也的確給了馬英九及其團隊一個不小的「警報」,但從整個選舉結果來看,國民黨遠沒有「輸到脫褲」。其一,國民黨不僅維繫了縣市長席次,算上脫黨參選的花蓮當選縣長傅昆萁,延伸優勢也為減弱;其二,依舊保持了在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這兩個基層領域的優勢地位。其中在縣市議員部分,國民黨獲得289席,民進黨獲得128席。在鄉鎮市長部分,國民黨獲得121席,民進黨獲得34席。
因此,此次「三合一」選舉民進黨充其量只能算「得勢不得分」,國民黨則是「得分不得勢」而已,台灣政治版圖並未由此發生顯著位移甚或歷史性劇變,所以「輸得難看」的評價只能是相對於2008年立委選舉和「總統」大選的壓倒性勝利而言,客觀地評價國民黨選情應該是:基本盤雖受衝擊但並未被撼動,民意優勢雖在收窄但仍未被扭轉。
業績不彰所致
造成國民黨此次選舉「得分不得勢」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馬英九團隊的執政能力和表現欠佳。兩場大風即「8.8」風災和美國牛肉風波,已讓馬英九團隊的施政能力軟肋一覽無餘。在選戰中黨內人士不聽招呼、自行其是,甚至脫黨出走,以及地方派系為所欲為等現象,則既暴露出國民黨作為「老大黨」、「百年老店」舊病未除、頑疾仍在,更暴露出國民黨內部整合能力的孱弱。馬英九接掌帥印後曾雄心勃勃地要挾執政威風實現黨內整合,如今看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經由此次選舉,馬英九本人的光環魅力可謂喪失殆盡,人們對其能力愈來愈懷疑,對其未來也越來越不看好、沒耐心,給馬本人及其團隊再次敲響了警鐘。
當然,國民黨在地方的政績不彰、醜聞頻出,也是造成此次選舉「得分不得勢」的一大要因。同時,在全球經濟金融危機並未得以有效應對的大背景下,台灣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造成民怨上升,也是國民黨在此選中民意流失的重要原因。
儘管國民黨此番表面上不能算「敗選」,但面對雖敗猶榮、民意得勢的民進黨,明年五大都會還能繼續維持「平盤」而不「崩盤」,才是更加嚴峻的考驗。如果說此次「三合一」選舉好比高中學生的「會考」,明年五大都會選舉才算得上萬人同闖獨木橋式的「高考」。馬英九如何「應考」,人們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