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無價寶《平復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15]     我要評論

吳羊璧

 最近報上有一則重要的文化新聞:十一月十六日,中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在河南安陽開館,名為: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館長是著名學者馮其庸。

 本報十一月十七日作此報道。有一張照片,拍了展覽廳一角,一條長廊,兩邊是各個時期的不同字體,走過這條長廊,你會感嘆,中國的文字發展過程是這樣的多采,而書法與字體發展的結合,又使這個過程的內涵更加豐富。

 我一直期望有一個中國文字與書法的博物館,現在有了,讀了報道,十分高興。

 博物館在河南安陽,安陽殷墟是發現甲骨文的首要地方,甲骨文在中國文字發展中是最早最重要的一站,博物館設在這裡是合適的。

 日前談恭王府詒晉齋,說明詒晉齋命名的由來是收藏了晉代重要文物—陸機的《平復帖》。《平復帖》在中國文字的發展過程中,也能夠說明一些重要的問題。不禁又想來談一談。

 先回首一下中國文字發展大概。

 殷代,中國的文字已經相當成熟,這時的字體是甲骨文。

 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國形成了自己風格的篆書,秦國把中原統一以後,把文字也統一了,這時的字體是由李斯加以規範化的小篆。

 進入漢代,文字的書寫應用更加頻繁,而小篆的字體有很強的象形性,寫一字如畫一圖,筆劃線條也是弧形圓形,書寫很費時,需要簡化。於是簡化為隸書,筆劃以橫、豎為主,線條有「蠶頭燕尾」的美觀形狀。這是漢隸。

 漢代末年,三國時期以至晉代,文字又面臨進一步的變化。這時期的字體,可以看有代表性的書法家張芝、鍾繇留下來的書法(宋代刻的《淳化閣帖》中收了他們不少書法)。很明顯,字體的變化有兩大趨勢,都是在求方便書寫以及使字體簡化。兩大趨勢,一是由隸書進入草書,張芝的草書就像把隸書草書化,仍帶扁形。又一趨勢是由隸書進入現在的字體,即楷書、行書。鍾繇的《宣示帖》、《薦季直表》等就是。

 後來,到東晉時,這兩個趨勢的字體,王羲之都寫,在書法藝術、書法技巧方面,都推到一個高峰,所以被稱為書聖。

 陸機是西晉時人。在張芝、鍾繇之後,又在王羲之之前。他的《平復帖》字體,是走向草書,不過筆劃的線條簡樸,像篆書時期。帖後的題跋,傅增湘說「運筆猶存篆法」,趙椿年說「正如禿管鋪於紙上,不見起止之跡」。所謂「不見起止之跡」,指的是隋唐以後的書法才有的一套起筆、運筆、頓挫、收筆的技巧。這都說明,在《平復帖》時期,字體的發展,書法的發展,是一個中間站。

 進入隋唐之後,楷書成為實用字體的主流,這字體到現在我們大家都在用。其他的字體,如篆、隸、草書,成為藝術性的字體,依然存在,使書法藝術有很大的空間。草書更成為一種最能寄託與抒發性情的書法載體。

 明白了書體進展的大概之後,再來談《平復帖》,對它的價值就很容易了解了。它告訴了我們文字進展的許多訊息。相信在文字博物館中它會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因為它是中國現存最古的墨蹟,不是摹本,因此文物價值更無以估量。是寶物,詒晉齋的鎮齋之寶。

 最近,在中國嘉德二零零九秋拍會中,一件包括有宋代朱熹墨跡的《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以一億多人民幣成交。如此,《平復帖》應是無價寶。

相關新聞
百家廊:《蝸居》,讓誰的心靈在寒冬哭泣? (2009-12-15) (圖)
翠袖乾坤:遊香港 (2009-12-15)
海闊天空:航空事業戰國年代 (2009-12-15)
琴台客聚:無價寶《平復帖》 (2009-12-15)
杜亦有道:阿根廷之聯想 (2009-12-15)
思旋天地:吉時處處 (2009-12-15)
記憶後書:史耐德的貨車 (2009-12-15)
百家廊:性權力 (2009-12-14) (圖)
翠袖乾坤:老何以養? (2009-12-14)
一網打盡:名譽學位有價有市 (2009-12-14)
琴台客聚:持的甚麼「份」? (2009-12-14)
生活語絲:印象.香江 (2009-12-14)
思旋天地:「光纖之父」風範 (2009-12-14)
網人網事:「人肉時代」的「刪帖公司」 (2009-12-14) (圖)
百家廊:黃鶴樓下「好吃街」 (2009-12-13) (圖)
翠袖乾坤:平價無盡 (2009-12-13)
娛視觀:少林寺 vs. 泰國拳 (2009-12-13)
琴台客聚:廣東戒煙新小說 (2009-12-13) (圖)
杜亦有道:怕老婆會發達 (2009-12-13)
隨想國:保八的保 (2009-12-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