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蒙
黃惟群
王蒙來悉尼,悉尼孔子學院邀請的。院長郜元寶來電告知,我一聽便高興,並主動說:「你幫我安排個時間,和他聚聚、好好聊聊。王蒙我喜歡,有意思。」
悉尼來過很多大陸作家,真沒興趣見。人家不過出來玩玩,澳洲的文學圈,未必入他們眼,大不了看在玩的份上,朝大家擠擠禮貌的笑,轉身,什麼都忘了,到頭來,跟沒見過一樣……
想見王蒙,有幾個原因。
八九年他來悉尼,我作為一周報主編,接待過他。那時他是部長。但部不部長於我這人不起作用,我只當他作家。或許,就因這麼點特別,接待後的第二天,領事館的宴會上,中澳兩國要員,滿滿一堂,可他,台上一做完部長演說,便置達官貴人們於不顧,下台和我聊起天來。聊什麼?聊文學!也就那刻起,我認定:王蒙這人,哪怕再當一輩子、二輩子部長,骨子裡,他還就是個文人!
王蒙的作品其實看得不多,但每次看,都有「反應」。第一次看的是個短篇,叫《車站》。具體記不清了,反正寫的是男女間的微妙感覺,極微妙,極美:一點朦朧、一點隱晦、一點纏綿、一點繾綣柔情,只是「一點」,卻這一點感覺,能「罩」人,能入骨,能與人糾纏、讓人迷戀。那小說不體現王蒙的主要特色,但不是他的特色都能寫得如此入味,如此美,美得人歎息,要是特色呢?!
王蒙的作品,主要讀的是《活動變人形》。我還為此書寫了八九千字的評論。文章出來後,有人稱「精彩」,有人認我為王蒙的真正知音,而當時,王蒙的「政治性」正在大陸受到猛烈攻擊,一位著名雜誌的主編大人看了文章後說:「王蒙不能算作家。」而我的回答則毫不含糊:「王蒙不能算作家,中國就沒有作家!」
看一個作家,主要是看他的文學性。這無論在哪天,都該毫無疑義!
我曾在兩篇長評中分別提到王蒙、提到他的《活動變人形》。這裡摘錄一下:
「王蒙的《活動變人形》寫的是自己的家庭,是他最熟悉、最親近的人,一張張滯留眼前不離去的面孔。這是他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也是中國當代文壇最好的書之一。王蒙先生不避不閃毫無留情地觸摸了人心的柔軟、隱秘,醜陋或美麗,直抵深處。因是親人,最了解,愛與憎與厭,筆筆情到深處,又因是親人,每一筆的深度滲透,帶出的都是血和淚。這篇小說中,王蒙的橫溢才能得到了痛快淋漓的揮灑。小說寫的是幾十年的歷史,因真實,因準確,這歷史是他一家的,又不僅僅是他一家的。真實、準確書寫生活的文學作品,天生就是民族的、社會的、歷史的、政治的。也只有真實準確書寫的文學作品,才可靠可信,經得起時間考驗,可被一切領域用作研究參考。」
大多數作家,不管寫別人還是自己,其實都是片面的,他們總是掩蓋了某些成分、突出了某些成分。而不管是掩蓋還是突出,都是他們對自身「暴露」所作的希望性呈現,他們所「暴露」的,正是他們想給讀者看到的。這在客觀上造成的是人物單薄、缺血、少真實的後果。不能真正服人、動人。《活動變人形》的最大優點,就是寫成了人物的複雜性,賦予了人物立體感。難能可貴。這,應該是人心開放社會中的一個絕對的文學趨向。
然而,想見王蒙的最重要理由還不是這些。
我認定:王蒙是個性情中人,是個喜歡「胡說八道」的人。這點,太對我胃口。骨子裡,我喜歡「胡說八道」。人是複雜的,各有很多面,但無論如何,「胡說八道」,是我性格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與王蒙相見的前一天,元寶對我說:「王蒙說話很有分寸感……我對他說話很小心。」郜元寶是個文雅人,他是在婉轉提醒我說話注意。他了解我,知我粗魯起來滿粗魯。但問題是,王蒙是怎麼的?該怎樣和他相處?我可是曾在文中公開寫過:「王蒙的文雅,一看就是裝出來的。」老實說,對一個文雅的王蒙,我一無興趣。我對元寶戲言:「那完了,我可是個喜歡胡說八道的人喔。」
第二天見面,彼此文雅沒裝多久,我笑着將和元寶的這段對話原封不動說出,然後追加一句:「王先生是這樣的?」王蒙笑了。他太太則便一邊接口道:「他呀,最鬧了,如今在家,還整天和孫子沒大沒小的。」於是,哈哈笑聲中,氣氛活躍了,輕鬆了,之後,風趣、幽默、玩笑不斷,我們開始「胡說八道」,或說,開始直話直說,想說就說,說想說的,什麼規矩、方圓全都沒了。很開心。難得的開心。
我們聊很多,什麼都聊。王蒙說了很多精彩話,其中一句是:「一個男人,一輩子不狠狠得罪幾個人,還算個男人嗎?!」說得我會心大笑!
王蒙是個性情中人。性情中人一定也是有真情實感的人。那天,說起當年的插隊生活,我說:「我曾吃過農民討飯討來的飯,我曾因挖乾渠溝累得半夜小便失禁……但是,這些於我都不算什麼。最苦的是精神,整整八年半,我面對一片寂寞無言的黃土,沒有希望,沒人說話……」我說了沒幾句,但明確發覺,王蒙先生是聽得動情的。那一刻,我特別高興。
因生活的殘酷與艱難,整整一代甚至兩代作家中的很多,感情世界是堅硬的、冷漠的,對於真情,有種刻意的排斥甚至鄙視。這是文學的大忌。根本而言,文學世界是感情世界。一個真正優秀的作家,思想情感一定是豐富的、立體的,特別不能缺少的是情感!在一部真正優秀的作品中,理性是導演,隱在幕後看不見,而顯現前面的,永遠該是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