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為張家界南天一柱,下圖為《阿凡達》中的哈利路亞山。
■董 剛
張家界當地網媒今天刊發報道,稱張家界南天一柱(即乾坤柱)更名為《阿凡達》哈利路亞山,並引用張家界景區管委會主任宋志光的話,解釋此舉順應了景區原住居民和廣大遊客的心聲,絕對不是「崇洋媚外」。(1月27日《湖南在線》)
《阿凡達》熱了,作為一部電影它絕對是成功的,沒想到的是,電影中出現的哈利路亞漂浮山也有人來爭,原以為這不過是個飯後之談,這邊黃山和張家界還沒有爭清楚,那邊張家界就把標誌性景點南天一柱改名為哈利路亞山,虛幻的場景是電影藝術魅力的體現之一,電影拍得再美,那也是存在於電影中,沒人會把電影中的虛幻場景照搬到現實中。
現如今,哈利路亞山在咱們中國的張家界真的有了現實版,老實說,即使有千萬條理由說這不是「崇洋媚外」,是景區原住民和廣大遊客的心聲,可是,單憑一句「哈利路亞」其實就是很典型的媚外。看過《阿凡達》的人對電影中出現的一些地名並不陌生,比如潘多拉星球,我們都知道「潘多拉魔盒」,原意是不被人知內含光怪離奇的一種載體,這個詞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影響,用這個名詞來形容一個美麗的星球,導演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至於哈利路亞這個詞就更不一般了,哈里路亞是希伯來語,對於天主教徒來說這個詞是再熟悉不過了,每到聖誕不朽的合唱《哈利路亞》隨處都能聽見。也就是說,電影《阿凡達》中起地名都是動了心思的,虛擬的形象到底美不美那倒是其次,只要迎合大多數觀眾的認同心理就算成功了一般。
再看看我們張家界的南天一柱,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歷史淵源,但是它同樣是有着厚重歷史的,的確,兩者之間有多處相像,而且有《阿凡達》到此取景的淵源,就因為《阿凡達》在全球熱播而改名,一旦《阿凡達》熱過了之後,難道還要再去改別的名字嗎?
再說了,觀眾知道哈利路亞山比知道南天一柱的人多,所以就要改名,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麼呢?要真是為了擴大景區的影響,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有這麼個景區,那還不如用一個世界都知道的名詞來當名字,比如「哈羅」,估計知道的人會更多,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打招呼都是用這個詞,南天一柱改成「哈羅山」那不是更有「知名度」,可是這樣一來,自己的東西丟掉了,成了個不倫不類的「異類體」,可以預見有悔之晚矣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