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吳大秀
獨立作品《according to Greta》,由女導演Nancy Badarwil執導、Hillary Duff主演,講述一個19歲的女孩Greta,被經歷過9段婚姻的媽媽送到外婆家中放暑假。女孩有極度自毀傾向,不但對外婆外公大耍態度,還堅稱自己在編輯「完全自殺手冊」,暑假完結一切也隨之玩完……直至某日遇上summer romance跟有偷車案底的廚房仔Ross擦出火花,才明白做人不能太我行我素,自身行為絕對影響身邊所有人。本片糅合頗具創意的動畫(在Greta那本自殺手冊),同時請來不少獨立音樂單位組合成一張相當indie的OST。
電影要帶出的是成長,但OST給人的感覺卻頗公路兼頗多問號——首曲由「70後」獨立唱作人Jolie Holland的〈I Wanna Die〉引爆,藍調鄉謠配合兩聲部harmony vocal的確有點公路味;瑞典組合Acid House Kings的〈This And That〉有點像The Smiths的結他主導兼Post Punk味重,女主音演繹得很Morrissey;Kristin Hersh的〈Trouble〉華麗又歇斯底里地講出內心的一種糾結;Oh No Oh My的〈Walk In The Park〉和Clare Bowditch的〈Blood Red Rose〉應是交待Greta和Ross感情上的ups and downs,算是全碟最甜的歌曲。差不多全碟的選曲也是以acoustic音樂為核心,配合電影的郊外和Greta個人內在情緒的轉變,不錯不錯。
About growing up,女主角Hillary Duff踏進雙十年華,已由當年的「迪士尼工廠」甜姐兒,走進(在演藝生涯)一個重要關口:長大,因此她在選擇劇本上要比以往小心,方能成功轉型。你看Dakota Fanning、Abigail Breslin,就知這轉型和成長的難處。本片的另一極端,就是老。這讓我想起港產作品《打擂台》,由影壇前輩泰迪羅賓、陳觀泰和梁小龍領銜主演,導演郭子健說,找來幾位「老牌」是基於由衷地尊敬他們而非標奇立異,更強調絕對不要前輩們作「肉酸」演出。
《according to Greta》和《打擂台》看上去南轅北轍,但核心還是在說一個道理:每個人,也應該有個生存的理由,青春只是旗號,實際上,在任何年紀也可以(應該)好好燃燒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