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硯 軍事評論員
隨着在玉樹抗震救災、上海世博會安保、重要演習及五一節等重大活動中的亮相,解放軍空軍今年上半年調整的軍職領導幹部已悄然到位,20多位年富力強的高級軍官相繼走上重要崗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北京軍事觀察家認為,儘管本次調整是依據《現役軍官法》特別是任職資格規定實施的正常調整,也是去年底副大軍區職以上高級將領調整後的關聯補缺,但花開花謝最關情,此次軍職領導幹部調整凸顯了空軍繼續推進軍事變革和戰略轉型建設的脈絡,在相當程度上標誌着空軍用人治官的思維走向,展現了諸多新特點、新動向,仍給予人們以深刻啟迪。
一是凸顯專業和閱歷
空軍裝備部副部長張洪賀接替年齡到「限」的李學忠升任空軍工程大學校長,廣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范驍駿交流任空降兵第十五軍政委,空軍裝備研究院政委胡秀堂接范驍駿任廣空政治部主任,空軍指揮學院政委張學義與空軍工程大學政委何立國對調,空軍裝備部總工程師張偉接替張洪賀任空軍裝備部副部長,空軍司令部情報部部長王衛寧升任空軍參謀長助理,空軍後勤部直屬工作部部長鄭學祥升任成都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觀察家認為,長期從事航空裝備管理領導工作的張洪賀出任工程大學校長、曾任工程大學政治部主任的張學義回母校任政委,可謂是「順理成章」;長期在陸軍部隊工作、曾任總政治部宣傳部教育局局長的范驍駿,出任陸軍特點十分明顯的空降兵第十五軍政委,入伍就在航空兵部隊做政治工作的胡秀堂接任范驍駿任廣空政治部主任,既重用了優秀軍官,又照顧到個人的專業和閱歷,體現了空軍黨委、首長在貫徹「知人善任」方針上更加精細。
二是優先使用新型高素質軍事人才
新任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兼參謀長的麻振軍,為「60後」空軍拔尖人才,曾任空軍「王牌師」空2師師長、廣州空軍副參謀長、濟南空軍副司令,飛過中俄先進戰機,這次調任北京現職,明顯是委以重任。由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升任空軍參謀長助理的鄭元林大校,是飛大型軍用運輸機出身,曾任空軍某運輸航空兵團長、師長,2007年被評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今年四月調任現職後即參與指揮了空軍玉樹抗震救災行動,表現出色。新任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部長的李洋,長期從事空軍軍政工作研究,教授職稱,是空軍政工學科的帶頭人,提升前任政治系主任。觀察家注意到,作為體現空軍戰略轉型建設的重要指標,人才建設已提升為空軍長期發展戰略,注重提拔更多的戰略投送、空中進攻、戰役指揮、情報研究等方面的軍官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形成「群峰連綿」的將領團隊,已成為空軍加快戰略轉型建設的趨勢。
三是與總部機關交流任職已成常態
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王國明調總後勤部基建營房部任部長,總後勤部司令部副參謀長華樺接替王國明升任瀋陽軍區空軍副司令;總政治部幹部部辦公室主任王志學升任空軍指揮學院政治部主任。觀察家指出,許其亮由副總長出任空軍司令、中央軍委委員後,空軍將領與總部機關交流任職已呈加速推進態勢,特別是總政幹部部部長朱福熙升任空軍政治部主任後,交流渠道將更加暢通快捷,這對加強空軍幹部隊伍建設,尤其是高級將領培養發展十分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