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士林的蚵仔煎、九份的芋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5-19]     我要評論

彥 火

 去台北,有一處美食街不能不去,就是士林街。士林街位於台北市北方。士林街以住宅區為主,區內的陽明山是台北市民假日的好去處。美食街則位於台北捷運劍潭站旁,士林夜市很熱鬧,是台灣最著名的觀光夜市之一。該區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去遊覽。台北美國學校及台北日僑學校皆位於此區,蔣介石生前亦居於此區,所以是名人名店名食的集中地。

 我每次去士林夜市,主要是去尋蚵仔煎(即海蠣煎)。這裡單是蚵仔煎便有二十多家。入到士林夜市,觸目可見便是琳琅滿目的蚵仔煎的黃色和綠色招牌。我每次見到這些招牌,便感到特別興奮,因為蚵仔煎是家鄉閩南小吃的招牌菜,雖然自大的台灣人不承認蚵仔煎是源自閩南,其實在閩南古代的地方誌,已有蚵仔煎的食譜。不過,台灣士林夜市把蚵仔煎發揚光大罷了。

 在閩南的大酒樓已吃不到地道的蚵仔煎,倒是在台灣,特別是在士林夜市,每一家蚵仔煎店,都落足心機製作,各有風味。

 台式蚵仔煎與閩南傳統蚵仔煎的配料不大一樣,後者是用新鮮朱蠔、鴨蛋、蔥蒜、番薯粉;台灣蚵仔煎的原料是用新鮮朱蠔、雞蛋、白菜、麵粉糊。台式蚵仔煎把佐料與麵粉攪和,放在平底鐵鑊現煎現吃。

 台式蚵仔煎棄番薯粉、鴨蛋、蔥蒜不用,吃起來較爽甜但不膩,傳統閩式的蚵仔煎較香口和惹味,主要是番薯粉、鴨蛋和蔥蒜起作用。此外,還有潮式蚵仔煎,做法也迥異。

 士林街的蚵仔煎則以烹飪功夫見稱,這裡出品的蚵仔煎外表金黃酥脆,內層卻很糯軟,火候控制得特別好,所以吃起來很甘美。士林的蚵仔店還同時賣雞蛋煎、蝦仁煎、花枝羹、三鮮羹等。

 士林夜市蚵仔煎響噹噹,還有聞名遐邇的臭豆腐。這裡的臭豆腐價廉物美,比其台北名店秀蘭小吃的臭豆腐的花樣和味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士林的臭豆腐品種之多,令人咋舌。除了炸或蒸臭豆腐外,還有加上鴨血或是大腸的麻辣臭豆腐煲。你如果是喜歡麻辣兼香臭的食品,不可不試。

 士林街販賣的巨無霸大香腸,有手臂那樣粗,使我想起德國香腸,便有點反胃。但是這裡的香腸是用木炭烤的,香噴噴,吃起來皮脆汁多,口感特別好,再配上蒜片和小黃瓜,年輕人特別受用。

 這次台北行,還去了九份。去九份,很多遊客是去憑弔日治時期的舊建築。九份位於台北縣瑞芳鎮,地處在山坡地勢上,過去曾因出產金礦而盛極一時。林立的商店與酒家每到夜晚燈火通明,因而有「小上海」、「小香港」的美稱。後來隨着礦源枯竭,人口大量外移,昔日繁華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九十年代,以九份為背景的電影《悲情城市》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經由媒體一再炒作,才重新喚起人們對九份的記憶,也帶來九份的二次繁榮。二○○一年日本知名動畫師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神隱少女》,便是以九份為原型去繪製的,從而吸引了日本大量遊客。

 九份也有不少美食店。這裡承襲了不少早年傳統美吃,其中以閩南小吃的芋丸、芋粿、草仔粿、黑糖麻粿最引人入勝。

 我在賴阿婆吃店買了一客高腳紙碗盛載的芋丸羹,除芋丸外還加了水果粒,吃起來特別爽滑,還吃了一串有乒乓球那麼大的魚丸,味道一般。    

 我已很久沒有吃到草仔粿了。草仔粿早年在閩南、潮州一帶流行。先用一種香草(我忘了名字)與糯米攪拌,填放在一個木製模型,倒印出不同形狀的粿點,再隔水蒸熟。是一種甜食。吃起來又軟熟又「煙韌」,很有咬口,是過年過節的祭品。

 實在吃得太飽,我購買了一大杯地道的陳年鹹甘橘水喝,很快便消滯了。這就是九份的好處。(台灣小吃記之二)

相關新聞
排壇玻璃美女趙蕊蕊 回顧十年坎坷職業生涯 (圖)
十載生涯傷病纏身 (圖)
傷情全回顧: (圖)
永遠是偶像 (圖)
領獎台上 (圖)
鄧鳳賢寄情空間 (圖)
歷史與空間:客家婦女為什麼不纏足 (圖)
亦有可聞:古代的「偽娘」
豆棚閒話:誰促成了起義者
遊蹤:芝加哥有個「畢卡索」 (圖)
百家廊:造幣局的櫻花 (圖)
翠袖乾坤:張柏芝再生仔為何哄動?
娛視觀:鯊魚遭割鰭棄身之謎
琴台客聚:士林的蚵仔煎、九份的芋丸
杜亦有道:必定衰微
思旋天地:貪 念
路地觀察:援交第二世代
從結婚蛋糕到曲奇餅 一室味與道 (圖)
蛋糕餅乾兩相宜 (圖)
口味多多隨你喜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