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八月底,名攝影師黃勤帶在上環The Upper Station影廊有個講座,介紹日本當代攝影大師中平卓馬。認識黃勤帶夫婦很久了,他們近年在日本,難得暑假回來,必去捧場。那個場很好,四平八正,門一開就是講座,不裝模作樣。
攝影我一點也不懂,而且坊間和網上流傳的中平卓馬作品也不多,所以當天確是一個「講」座,幻燈片不過那幾張,但看得出黃勤帶對中平卓馬和同時期的攝影大師如森山大道等,感受都很深,所以「齋講」也十分有趣味。
中平卓馬,一九三八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外國研究大學西班牙學系。畢業後從事雜誌編輯工作,又鑽研攝影,六十年代中也開始發表攝影與電影評論文章。一九六九年與幾位同寅創辦《Provoke》(挑釁)攝影雜誌,雖只出了三期,卻重新界定了現代日本攝影,揭櫫了一套顛覆當時攝影主流的全新美學,特點是粗粒、模糊、晃動。根據黃的說法,《Provoke》是中平卓馬一生的高峰,創作理念在雜誌中已發揮得淋漓盡致,之後漫長的一生,反而出了問題。
《Provoke》之後,中平卓馬的攝影理念起了極大變化,甚至全盤否定自己以往的攝影美學,也可能因此,弄致他在一九七七年大病一場,幾乎沒命,更曾因而失憶和喪失語言能力。據黃說,痛苦的原因是兩種不同力量的拉扯:一方面他是個非常優秀的攝影師、藝術家,想以影像擺脫文字的羈絆,另一方面他也是個出色的攝影評論家,以文字和邏輯思維,建構了一套完整的攝影理念。問題是二者出現了極大衝突,他發現創作的自己與理論的自己背道而馳,無法拍攝下去,內心的撕裂與對立令他極度痛苦,終致崩潰。後來雖然恢復拍攝,但已完全不是《Provoke》的中平卓馬。
藝術家由高峰至沉默,然後再生,本身就是小說題材。他仍健在,還在照相,而他一九七零年的第一本攝影集,今年更首次出了英譯本,名為《For a Language to C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