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江透視:全面 清醒 冷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7]     我要評論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當前,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錯綜複雜,對於任何一個具有社會反響或影響的事件,都需要全面分析。

 譬如,最近香港社會廣泛關注的一位終審法院大法官的親戚「襲警案」,既涉及有關法例需要修訂,也涉及有關起訴應當由特區政府何部門決定,還涉及司法機關在審理有關案件時如何顧及當時香港社會情勢,不是簡單地從其中任何一方面去分析就可以得出準確的判斷。

 本文執筆時,特區政府律政司已經就其以上第二點做了決定,今後,香港警方對同類案件控以何罪,必須經律政司同意。對於以上第一點,香港法律界已有權威人士建議,修訂現行相關法例,將兩條分別可以適用但是量刑程度不一的法例合而為一。至於以上第三點,對於香港司法機關成員來說是嶄新的挑戰。眾所周知,法官審理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據、以法律為本。然而,法、情、理三者,在實際上難以分割。優秀的法官應當以法為本而兼顧情理。尤其當前,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處於全面而重大的歷史性轉變階段,司法不可能不受政治影響,也不可能超然於社會情緒。

香港社會需要清醒

 因為香港正面對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錯綜複雜而需要全面分析和對待,所以,不僅有關事件或問題的當事各方需要清醒,而且,香港社會需要清醒。

 首先,要有「臨事而懼」的憂患意識。今天香港,如果有哪一個政治團體或政治人物以為自己有機可乘,或者自以為得計地耍小聰明,那麼,其結果即便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會是「事與願違」。以最低工資水平定於每小時28港元與33港元之間哪一個水平為例,無論勞方還是資方都應當明白,這是一個「兩隻山羊相向而行於同一座獨木橋」的「博弈」。任何一方欲「單贏」的結果必定是「全輸」。所以,雙方都必須清醒估計形勢,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理來小心地謀求妥協。

 其次,要有「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今天香港,已經形成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錯綜複雜的局面,既不可能得過且過地混過去,也不可能拖延給下一屆政府去處理,更不能留給下一代去背包袱。應對固然會有一定風險。譬如,目前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雖已錯綜複雜,但社會尚保持穩定;倘若推行改革,則不能排除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出現社會暫時欠穩定的可能性。然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香港業已錯綜複雜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若不著手解決,則完全可能繼續惡化或激化,將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無論「臨事而懼」還是「破釜沉舟」,都需要「冷靜」。惟有冷靜,才能客觀地分析和判斷形勢;也惟有冷靜,才能正確地制定和執行對策。

民粹主義盛行「折騰」香港

 眼下,香港社會所欠缺的正是「全面、清醒、冷靜」。愈益蔓延和高漲的仇富情緒,固然有其客觀原因,必須「因勢利導」;但是,民粹主義盛行則是政治團體和政治人物缺乏對問題全面分析、清醒判斷和冷靜應對的表現。應當明白,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無論社會貧富差別還是司法有欠公正之嫌疑,都是不可能避免的;可以而且需要努力避免的是,社會貧富差別不斷擴大和司法明顯不公。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使香港陷入長時間的「折騰」。

 面對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錯綜複雜,特區政府承擔著引導香港居民培養「全面、清醒、冷靜」地分析和應對形勢的重任。行政長官在即將公佈的2010至2011年施政報告中,應當提出關於如何認識香港當前和今後一二年形勢的具綱領性的觀點。具體問題是必須逐一認真應對的,而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願景」尤為重要。

 面對香港經濟、政治和社會矛盾錯綜複雜,對香港擁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大地產商應當為香港社會「全面、清醒、冷靜」地分析和應對形勢樹立表率。以地產市場為例,現水平無論何種樓宇的價格都不能再往上升了,嚴重泡沫破裂的結果,將是香港社會各界、各階層「全輸」。請問: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香港地產市場「硬著陸」,有誰是「贏家」?

 本文的動機和目的,是希望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各階層能夠以「全面、清醒、冷靜」的態度來因應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香港不可迴避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全面而重大的歷史性轉變。當然,這是良好的願望。

相關新聞
深圳:國家30年變革的精彩縮影 (2010-09-07)
政經多面體:保持先行先試傳統 深港合作再創輝煌 (2010-09-07)
田園快語:宜多想辦法便利台客來港 (2010-09-07)
香江透視:全面 清醒 冷靜 (2010-09-07)
阿富汗人的伊拉克式焦慮 (2010-09-07)
指點江山:發掘人才 掌握話語 迎新選戰 (2010-09-06)
廿四味:培根的比喻與朱熹的名句 (2010-09-06)
把脈香港:香港特區沒有「次主權」 (2010-09-06)
冷眼向洋:中國:戰略包圍與戰略出擊 (2010-09-06)
局中人語:小班教學是救校良方? (2010-09-06)
台灣政論媒體怪現狀 (2010-09-06)
止戈為武:解放軍首次引入商業保險機制 (2010-09-06)
從深圳前海規劃看香港河套區 (2010-09-06)
世紀風雲:曾蔭權致電菲總統引發的思考 (2010-09-04)
東張西望:北京引導朝鮮改革開放 (2010-09-04)
讓「阿福精神」代代相傳 (2010-09-04)
對準世界與本土文化的鏡頭 (2010-09-04)
智庫的戰略價值不容忽視 (2010-09-04)
來論:《蘋果日報》將人質慘劇政治化不得人心 (2010-09-03)
廿四味:政壇寄生蟲進退維谷 (2010-09-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