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人以單車獨闖青藏的高永賢。
近年,很多公司都將社會責任放進發展策略中,同樣也有人將社會責任放進自己的發展策略中。
筆者其實已不是第一次訪問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資深學生導師高永賢(Albert),還記得上次訪問是因為他剛到港大履新,以及獲得紅十字會頒發的香港人道獎。和很多人一樣,筆者很佩服機械工程出身的Albert,可以摒棄所謂的「大好前途」,毅然投身人道工作,但更叫筆者驚喜的是,他剛推出了新書《遙滾青藏 ──一人一騎籌款記》。
出新書 記述青藏籌款記
筆者記得他其實已經在06年前已完成一個人在青藏騎單車的籌款行動,為何到了今天才推出這本書。「其實圖片當然是在當時拍下的,而文字也是當時邊遊邊寫的,這就是我那30日的日誌。」他一個人由廣州騎著單車,橫跨青藏公路,終點站為拉薩,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用了30天的時間走了約2,000公里路,最後為無國界醫生籌得20萬元。「其實應該在1年前推出的,但之前因那間出版社的種種問題,未能成功面世,找了另一間出版社,終於在今年出街了。」
Albert說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因這書是從他開始籌備這次旅程,到整個騎單車的過程,最後還有他自己的種種反思。「我希望把旅途中的苦與樂,連同對社會和生活的反思一一道出,藉此鼓勵更多年輕人挑戰自己,為社會作出貢獻。」
Albert更指書中最後的「Side Track」部分最好看,如「我只是想籌款」、「我只是想讀書」、「我是有錢人」等,都是他的內心話,他更特別點出其中一篇「悲壯的南北半球」,筆者看過後,不便在這裡說明何為南北半球,大家細心閱讀吧。
「我也想有更多的有心人看過這書,也會有作出類似的行動,所以書後特別加入講解單車及戶外裝備、籌款、設計路線等內容。我現在未必會再去,但很想其他年輕人去。」
人生在世 不只為賺錢
Albert其實在美國修讀人工智能及應用機器人學,畢業後就走上工程師之路。工作一段日子後,他報讀了港大的博士課程,一邊做研究工作,一邊推廣緊急救援工程學,而人道工作生涯可追溯至1999年。那年,無國界醫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發現,原來非醫療人員亦可參加該組織,所以申請成為志願工作者,放下全職工作,全身投入人道工作,成為參與無國界醫生的首位香港工程師。2000年,Albert到比利時接受1個星期的訓練,跟著到蘇丹、烏茲別克等參與不同的支援工作,之後又參與多項海外災區人道救援工作,如04年印尼海嘯、05年巴基斯坦地震等緊急救援工作。
對人道服務的熱忱,除豐富了他自己的人生體驗,也為他帶來很多的獎項,包括07年的十大傑出青年及傑出義工獎、08年的傑出青年工程師獎,當然還有今年的香港人道年獎。對於Albert,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崗位,而在這崗位上工作,才能發揮出最佳表現,所以他才不像其他工程師一樣,只努力完成手頭工程項目,他善用專業知識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並為社會作出貢獻。
「下一年是港大百周年紀念,我也想過搞一次類似的單車籌款活動。」多年來在人道工作前線打滾的Albert,多次說想推動更多年輕人投入人道工作,自己就多做些籌劃工作,所以他加入港大的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也不無道理,因為有一個有心的Albert始終能力有限,不如培養出更多有心的「小Albert」。
最後,筆者問他可會再出另一本書,以他到蘇丹、烏茲別克、印尼、巴基斯坦、四川等地方進行人道工作為內容。「都可以,不過大家要先支持這本書,因為收益會全數捐給無國界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