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評:流亡者的沉默之聲: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彭礪青

書名: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

作者:愛德華.薩依德

譯者:梁永安

出版:立緒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定價:港幣107元

 薩依德的著作可分為三類:文學及文化評論、樂評集,以及關注巴勒斯坦命運的時事評論。有時作者的文學視野和文化觀,滲透到後二者的文體與肌理中,那份血濃於水的鄉關之思,經常夾雜著對西方主流文化扭曲伊斯蘭面貌的深刻反思。《最後一片天空之後》(本書原名)與《鄉關何處》一樣,都在叩問巴勒斯坦人的身份問題,並探討巴勒斯坦人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因。當然,作者在書中著墨於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比自己的童年往事更多;另一方面,作者透過閱讀為數極少的巴勒斯坦文學,試圖連結自己的成長及流亡經歷,重組巴勒斯坦的集體記憶。

 這本書還配上許多關於巴勒斯坦人生活的美麗插圖,這是攝影師摩爾(Jean Mohr)的作品,原來作家約翰.伯格與摩爾曾製作過一本名為《另一種影像敘事》的書,令薩依德深受感動,遂希望與摩爾合作以圖文方式展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放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入口,但聯合國有關部門卻抵制了文字,所以才有本書的構思。難得的是,即使薩依德這次以文字配合照片影像,書中內容一點也不簡單,一樣保持了緊貼薩依德成長背景及從巴勒斯坦人生活以及抗爭歷史中的理論。薩依德的文字,也保留許多曾出現在照片中的人物的生活原貌。

 在書中的照片裡,無論是出現牧羊人、工人、農民抑或是(更多地)出現難民的臉孔,他們的臉部神情大多僵硬、不安,這些臉孔或許與西方傳統論述中的巴勒斯坦人不大相同,亦或許挑戰作者的常識,因為從這些閃爍游移的眼神中,難以找到一種堅定的身份認同。薩依德亦以許多文學作品為例,指出巴勒斯坦人與世界溝通及為自我身份作表述的困難,這種困難,與其說由於外界偏袒以色列政府,不如說因為巴勒斯坦人無法述說自身歷史。故此,在《鄉關何處》等著作背後,讀者現在更能明白巴勒斯坦事業之艱巨,除了各方的阻撓外,他們自身的空白也是重大的因素。

 其實這些照片人物的故事,與在耶路撒冷長大的薩依德並無直接關係,對於長年生活在美國學院的薩依德來說,他們的生活也充滿陌生感。薩依德的家族成員多為專業人士,他們與低下階層自然充滿隔閡,但對薩依德來說,這種隔閡是巴勒斯坦人特有的。這更反映出巴勒斯坦人的記憶是零碎的、殘缺的,各人的生活無法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民族敘事,這與猶太人擁有一套完整的離散歷史及大屠殺的記憶截然不同。在錫安主義者建國的歷程中,巴勒斯坦亦同時逐步被剝奪土地和自由,而猶太人以蠶食鯨吞的速度,既透過剝奪巴勒斯坦人土地,然後逐步實現殖民化,以趕走居住其上的巴勒斯坦人,亦進行過一次巴勒斯坦人的大屠殺。在薩依德童年時的1948年,曾經發生過大規模的驅逐,作者一家與數以百萬計的巴勒斯坦人流散到外國。

 但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沉默,不敢反抗,即使對著阿伯拉世界的「兄弟」也很怕提出要求,生怕一提出過分要求就遭到拒絕。就像一篇小說中描寫三個偷渡到科威特打工的巴勒斯坦人,他們寧願在擠逼的貨車裡活活悶死,也不願驚動那跟人在聊天的科威特司機。薩依德向讀者解釋泛阿拉伯主義背後的政治考量:即使這些「兄弟」國家仍然慷慨,但不可能不把巴勒斯坦人視作與西方世界討價還價時的籌碼,而巴勒斯坦人一直不能代表自己。所以阿拉法特建立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對廣大巴勒斯坦人來說才更有拯救的意義。

 然而,雖然巴勒斯坦人的反抗聲音被壓抑,許多巴勒斯坦人卻因為身份的缺憾而努力不懈,使他們好像西方世界中的猶太人一般,成為阿拉伯世界的精英分子,作者說,他們成為一個中心缺席的顯赫新階級,而他們照顧廣大巴勒斯坦難民和勞工,這種生存處境總是聯繫到流亡和土地的喪失。而在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正值奧斯陸和平議程和巴勒斯坦人第一次起義(intifada)之前,雖然以色列當局對巴勒斯坦人的訴求一直置若罔聞,但最近越來越多以色列人嘗試與他們和解而不是欺壓他們,這些似乎是巴勒斯坦人的一線希望,可是控制作為聖地的慾望,仍牢固地植根於許多猶太人的心裡,而巴勒斯坦人心中的不滿,即將透過行動爆發。

 薩依德這本書刻劃出巴勒斯坦人的微妙處境和心態,他也舉了許多例子,說明巴勒斯坦人對這種暴政表現出如何矛盾的態度:例如記者哈拉比在自己的《約旦河西岸故事》中,既不無辛酸地描寫以色列對阿拉伯人的歧視,又用樂觀的心理來解釋這些事件,並自稱為「愛國的以色列人」。摩爾拍攝的一張照片也傳達了類似的訊息,照片中一個巴勒斯坦村民戴著鏡片破碎的眼鏡,臉上卻洋溢著真誠的友善和歡笑。薩依德最終認為這是因為巴勒斯坦人一直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相比起薩依德許多政治評論集,《流亡者之書》更洋溢著一份鄉土之情,薩依德引用許多文學作品,加深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思考,使這本書超越了一般政治評論。作者用自己的家族記憶來說明,每個巴勒斯坦人腦海裡都有一個被剝奪土地的記憶:當親戚勸說作者的祖母賣掉那塊實際上已屬於一個以色列人的土地擁有權時,她的反應是「拒絕」。作者以至親的例子,更明白不過地說明為何巴勒斯坦人對於任何妥協的要求總是那麼「斷絕」,勝過任何歷史學家的解讀。

相關新聞
學習「新」詞 揭人生新頁 (圖)
「人道主義」新世代的自我價值觀 (圖)
「品牌再生」新舊文化的處理 (圖)
「易學」 傳統智慧之今用 (圖)
獅子山下集齊人 回憶童年時光 (圖)
飲江 搬石,還是看節日燈飾 (圖)
書評:流亡者的沉默之聲: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 (圖)
書介:癲狂 (圖)
書介:父後七日 (圖)
書介: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圖)
書介:政經建築觀 ─ 香港都市發展實例反思 (圖)
書介:錢文忠解讀《弟子規》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成吉思汗從這裡崛起
翠袖乾坤:好醜命生成
跳出框框:菲律賓女傭
琴台客聚:濫交導致亂倫
杜亦有道:食七咁食
思旋天地:「金九銀十」
網人網事:天天過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