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敬德認為,ECFA簽署標誌著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
——為「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香港大會」而作
高敬德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導言:金秋香江,喜迎盛會!全球炎黃子孫,發出「推進和平發展、促進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復興」的時代強音!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途徑。胡主席在《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話中,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主張和方針政策作出重大宣示,為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ECFA所體現的最大善意是和平互利、和平發展,是大陸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對台政策的最重要成果。ECFA簽署標誌著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兩岸的政治議題將會升溫,兩岸關係將展現出全面推進的新局面。
海外華僑華人不僅在全球營造促進統一的氛圍,向住在國表達堅持「一個中國」的明確態度,而且深入島內,爭取民心,擴大支持和平發展、促進統一的民意基礎,是促進祖國統一的重要力量。
香港第一個實踐「一國兩制」,在推動國家和平統一方面作出了「率先垂範」的歷史貢獻。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香港應該有開創性思維,扮演「先行先試」的角色,爭取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緩衝帶」,為未來兩岸領導人可能在香港舉行高層會晤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來就是與祖國統一緊密相隨。我們的國家完全有能力實現和平統一,兩岸的中國人也一定有智慧搭起和平統一的橋樑。金甌無缺的華夏盛世一定會到來!
一、和平發展是兩岸統一的最佳途徑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既有利於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合作,融合感情,也有利於兩岸積累互信,解決爭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結果,不僅有利於兩岸經濟社會的共同繁榮,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和平的方式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途徑。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主席在《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話中強調,「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全民族的團結、和諧、昌盛」。胡錦濤的這一講話,首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想,特別是站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高度,十分突出地揭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實現國家統一和全民族團結、和諧、昌盛的內在聯繫。這是大陸方面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主張和方針政策的重大宣示,為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事實上,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在2008年5月的「大選」中贏得島內執政權之後,揭開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一頁:兩岸重啟制度化協商,達成多項協議和共識,全面實現「三通」,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顯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路向,是根據台灣的實際情況和兩岸關係的發展水平確定的,既符合當前推動兩岸關係的實際需要,又把握住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客觀趨勢,得到兩岸同胞的擁護,並逐步成為兩岸的共識。
二、ECFA簽署標誌著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
近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最重要事件,莫過於ECFA的簽署。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規範兩岸之間經濟合作活動的基本協議。ECFA的簽署,既說明祖國大陸經濟強大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也顯示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全面成熟的階段,更標誌著和平發展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
1、大陸經濟成就的作用舉足輕重
近年來兩岸關係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除了祖國大陸對台政策的指導和台灣方面的共同努力之外,大陸經濟方面的巨大發展也是關鍵原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金融風暴發生之後,大陸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經濟完成「保八」重任,總產值升至世界排名第二。經濟成就體現在兩岸關係上,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強勁基礎,為實施包括ECFA在內的惠台政策,提供了必要的市場和足夠的承載體,為大陸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提供了重要保障。正如胡錦濤主席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巨大進步,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雄厚基礎和可靠保障,決定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鄧小平在談到「能否真正順利地實現大陸和台灣的統一」時,也特別強調「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
2、ECFA所體現的最大善意是和平發展
ECFA涵蓋了兩岸間的主要經貿活動,符合兩岸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互利雙贏。ECFA的落實,標誌著兩岸經貿合作全面進入制度化軌道,對台灣經濟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台灣經濟注入動力。據台灣方面的研究顯示,ECFA光是關稅減免,一年就為台灣帶來295億元新台幣的優惠,將帶動台灣經濟增長率增加1.65-1.72%,將為台灣帶來大約26萬個就業崗位。ECFA帶來的和平紅利,能讓台灣基層民眾共享兩岸經濟發展的果實,也能擴大台灣支持兩岸交流的民意基礎。
更重要的是,ECFA將成為台灣聯結中國大陸和世界經濟體系的重要節點。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台灣十年前就曾經希望成為亞太營運、金融和運輸中心。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台灣更加迫切希望在與大陸簽署ECFA的基礎上爭取發展的區域空間和國際空間,促進台灣經貿網絡的「國際化」,化解其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的邊緣化困境。應當說,ECFA之後,這一切皆有可能。
ECFA 本身雖然只是經濟合作協議,但其意義絕不只限於經濟層面。隨著ECFA對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不斷湧流,台灣民眾一定會更多感受到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將進一步使台灣民眾的注意力從少數政客煽動的「台獨」轉移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使兩岸在進一步密切的經濟合作中加深聯繫,形成良性互動。事實上,民進黨反對ECFA的行動也只是一種政治操作,即使民進黨人重新執政,也不可能真的倒行逆施。這一點在民進黨內務實人士的言行中已經有所體現。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聯繫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大背景,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ECFA所預設、所隱含的重要前提:兩岸在尚未「正式結束敵對狀態」的情況下,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不是隱含了軍事互信、政治互信的前提嗎?如果雙方真的還是「敵人」、還有敵意,會簽署這樣一個緊密合作的經濟協議嗎?顯然,ECFA首先是經濟合作協議,但也是一種和平發展的協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比政治、軍事協議更實惠、更具實際影響的協議,必將成為未來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的重要基礎。
ECFA所體現的最大的善意是和平互利、和平發展。ECFA是大陸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的對台政策的最重要成果,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大陸的和平善意和誠意。ECFA之後,兩岸的經貿交流將雙向展開,兩岸的政治議題將會升溫,兩岸關係將展現出全面推進的新局面。
三、海外華僑華人在促進統一方面的重要作用
海外華僑華人是促進祖國統一的基本隊伍,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首先,海外華僑華人在全球營造促進統一的氛圍。華僑華人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170多個「促統」組織,召開了20多次聲勢浩大的全球或洲際性「促統」大會,以各種方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推動我國涉台外交形勢和兩岸關係向著有利於和平統一方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海外華僑華人向住在國表達堅持「一個中國」的明確態度。海外華僑華人以堅持「一中」為己任,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向當地政府、主流社會和民眾宣傳介紹台灣問題的歷史和中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對住在國的對華涉台政策施加積極影響,促進了國際社會對我國統一大業的理解和支持。部分愛國僑胞還充分利用自身影響力,在改善未有與大陸建交國家的關係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深入島內,爭取民心,擴大支持和平發展、促進統一的民意基礎。海外華僑華人利用他們與台灣島內的廣泛聯繫,多方式多渠道做台各界人士工作,表達了海外炎黃子孫對祖國統一的意願,爭取更多台灣居民對大陸對台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兩岸交流合作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海外華僑華人將會進一步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在開展兩岸同胞交流、推動兩岸經貿合作、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香港在促進統一方面的獨特角色
1、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為祖國和平統一作貢獻
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鄧小平曾經說過:「中國最終要統一。能否真正順利地實現大陸和台灣的統一,一要看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結果,二要看我們經濟能不能真正發展。」顯然,香港第一個實踐「一國兩制」,在推動國家和平統一方面多了一份「率先垂範」的歷史責任。因此,港人努力落實好「一國兩制」,既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在為祖國和平統一作出貢獻。
由於台灣當局一直對「一國兩制」採取不同態度,尤其是陳水扁執政期間,更是將「一國兩制」妖魔化,令回歸後的香港作為台灣觀察「一國兩制」的窗口,更形重要。隨著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逐步增加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信心,逐步體會到祖國大陸確實考慮到和尊重了廣大台灣同胞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近幾年來,香港加強與內地的經濟文化聯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特別是CEPA和開放內地遊客自由行,探索和積累了兩個單獨關稅區之間建立經濟合作機制的經驗。這一切為進一步密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人員往來、促進兩岸實現全面直接「三通」,以及兩岸磋商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發揮了重要的啟示、借鑒和推動作用。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去年上半年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0.7%的人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較1997年的36.5%大幅提升,是1996年開展有關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同時,港大今年6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還顯示,72.9%的人不贊成「台獨」。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認同「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並且不贊成「台獨」,實際上是「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得到港人認同的一種標誌和體現。正如胡錦濤主席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所充分肯定的那樣,長期以來,廣大香港同胞心繫祖國統一大業,是促進統一的重要力量。
2、港台關係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港台關係也呈現出新的良好發展勢頭,取得重要進展。香港特區政府將提升港台關係作為施政的重要內容,繼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後,又成立「港台商貿合作委員會」、「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與台灣方面的對口機構就兩地關心的貿易、投資、旅遊及其他雙方合作的事宜作交流和討論。香港舉辦了首屆「港台城市交流論壇」,台中市長胡志強率百人代表團訪港。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多次應邀赴台交流,並與台灣相關部門進行工作會談。香港貿易發展局協助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在香港舉辦「高雄經貿投資推介會」,並簽署合作協議。台灣不少縣市長、政黨領袖乃至職能部門官員接連來港參訪、交流,受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有關司局長和部門負責人的接待。
今年8月30日,香港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台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在台北舉行首次聯席會議。這是被外界稱之為有別於兩岸「兩會」的「小兩會」的首次正式接觸。身兼香港「協進會」榮譽主席的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親自率隊參加,層級之高前所未有。聯席會議達成4項共識7點建議,包括避免雙重徵稅、加強銀行監管合作、更新空運海運安排、推動「一程多站」旅遊、加強保健醫療及食品安全合作等。兩會還確認以每年一次的原則,輪流舉辦聯席會議。
香港特區主要官員以官式身份獲邀訪台,以「小兩會」作為平台與台灣官員直接進行溝通交流,不僅打破了港台過去從沒有正式官方邀訪的政治禁忌,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日後兩地合作的模式和基礎,顯示港台關係踏上新的台階,是港台關係發展進入新里程的重要標誌。港台官員直接參與「小兩會」的運作,兩地溝通的管道比兩岸的海協會、海基會更具官方色彩,顯示了香港在兩岸關係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也表明中央認可並支持港台關係加快發展。這不僅會大大加強港台之間的合作關係,而且可以為未來兩岸之間官方接觸尤其是內地一些省市與台灣之間的官方往來,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3、香港應在兩岸關係中扮演「先行先試」的角色
率先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與台灣聯繫密切,角色特殊,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具有無可取代的獨特地位。港台關係的發展應該而且可以走在兩岸關係的前面,以便更好地發揮香港在促進統一方面的作用。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香港應該有開創性思維,發展港台關係的點子更多些,膽子更大些,步子更闊些,積極提出具體議題,政策措施更具開拓性。
首先,經濟方面,需加快推進港台實質聯繫。
港台合作,經濟始終是基礎。港台關係的實質性推進,需要落實在具體的經濟合作協議上面。加快港台兩地經貿合作協議的磋商和簽署,須做實事,須有緊迫感。這既是港台關係發展的需要,也是推動和平統一進程的需要。現在,以泛珠合作為平台的南中國經濟區域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緊進行。在這一進程中,港澳均有參與,唯缺台灣。然而,南中國的經濟區域一體化,港、澳、台「一個都不能少」。因應兩岸四地經濟合作形勢的新要求,香港需要抓緊推動與台灣簽訂「綜合性共同市場安排」,保證兩地間貿易商品、資金、人才的無障礙流動,令港台之間在兩岸四地率先實現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整合,盡早進入共同市場階段,為台灣參與華南經濟一體化,加快大中華經濟圈進程,發揮連接作用。
其次,政治方面,應扮演「先行先試」的角色,爭取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緩衝帶」。
目前,兩岸政治互動難度極大,香港最有條件在化解這一難題方面體現出獨特價值。香港應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爭取與台灣民進黨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並主動邀請包括民進黨在內的台灣各界人士訪港,構建兩岸關係交流特別是與「綠營」溝通的重要渠道,以增進了解,建立互信。事實上,香港可以通過大量召開各種學術會議、媒體論壇,討論兩岸關係以及政經社會各項交流議題,邀請國民黨、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政務官、現任立委與縣市長來參加座談會,與香港和大陸的有關人士一起研討交流。香港成為促成兩岸關係全面交流尤其是與民進黨人溝通的重要導體和平台,不僅有利於保持港台關係持久穩定發展,而且能夠使民進黨人真實地了解香港及大陸的對台政策,增進未來兩岸關係的交流互動與溝通,有利於推進統一進程。同時,作為曾經達成著名「九二共識」的香港,是未來兩岸領導人高層會晤的最合適地點,香港應該為此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第三,民間及文化交流方面,努力開創全面合作的新局面。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去年5月在首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致辭時指出,新形勢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把兩岸交流合作推向最廣泛的領域、推向基層,鼓勵最廣泛的基層民眾參與到兩岸交流合作中來。他去年7月在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強調,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石,是維繫兩岸關係的重要精神紐帶,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無論是歷史淵源、文化背景、社會制度還是現實聯繫方面,香港與台灣的民間交流與文化合作,都較內地省市有更多的優勢和更大的空間。開闢港台關係的新時代,不僅是逐步開通官方、半官方的溝通渠道,還包括開啟民間大交流、大合作的新篇章,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港台交流合作中來,努力使港台民眾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同時,港台兩地應當攜手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共同發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努力建設共同的精神家園。為了全面促進港台交流,香港特區政府應該爭取在中央的支持下,逐步給予台灣居民免簽注待遇,實現港台互免簽注。
第四,海外方面,加強聯絡和凝聚華僑華人的促統力量。
香港移民遍及全球,在全球華僑華人社會中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重要影響。香港作為實行「一國兩制」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可以說是四面結緣,八面來風,與海外華僑華人的聯絡具有一種「天然優勢」。海外華僑華人通過香港,不僅能夠具體了解「一國兩制」實踐的現實,增強實現祖國統一的信心,而且能夠更好地聯絡和凝聚華僑華人促進統一的力量。香港應該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4、統促會香港總會的工作和任務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自去年7月成立以來,在堅持一個中國、宣傳「一國兩制」成功經驗、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的原則基礎上,在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加強港台交流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包括:為台灣8.8風災募捐台幣達1,275萬;組團訪京,受到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親切接見及中央有關部門領導的會見;主辦了《香港各界學習胡錦濤主席重要講話座談會》;組團赴台出席《重整中華論理道德文化論壇》並作主題演講;以「香港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總會」名義主辦了有台灣民進黨骨幹成員參加的「兩岸三地和平發展研討會」;先後接待了各地的統促會人士和台灣方面的客人,等等。
今後,我們統促會香港總會將根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著重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繼續積極主動聯繫港台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相關團體,組成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力量,定期舉辦以港台為主、面向全球的「和平發展論壇」,為世界華僑華人促進祖國統一搭建大平台並發揮橋樑與紐帶作用。
第二,繼續促進港台民間經貿、文化、教育、科技、媒體、體育、旅遊等方面的交流和交往,對兩岸四地尤其是港台官方經貿與文化合作中的事務拾遺補缺,推動兩地居民往來實現免簽注,增進港台民眾的相互了解和情誼。
第三,針對港台之間和兩岸四地和平發展中的一些重點、焦點問題做一些實事、大事、好事,務實有效地推動港台和兩岸關係朝著更和諧方向發展。
結語:「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縱覽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來就是與祖國統一緊密相隨。喜看今日神州大地,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生機盎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華民族正在步向亙古未有的復興盛世。我們的國家完全有能力實現和平統一,兩岸的中國人也一定有智慧搭起和平統一的橋樑。這一切,都為我們國家的統一大業展現出輝煌美好的前景,進一步鼓舞全球華僑華人和兩岸四地同胞攜起手來,為金甌無缺的華夏盛世早日到來而努力奮鬥!
祝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香港大會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