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新力量網絡近日發表報告,從投票異同分析建制派分化情況比反對派嚴重。堅定的愛國愛港陣營,固然不會被坊間言論煽動失據,卻須慎防「山頭主義、非我族類」的門戶心態醞釀成形。時刻緊記「統一戰線」大局原則,理解各友好黨派和獨立人士的政策取捨關係,是迎接未來多場重要選舉的致勝關鍵。
愛國愛港陣營內出現門戶偏見排斥其他友好黨派或獨立人士的心理,雖不成氣候,卻也值得留意。其產生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友好人士政策立場和作風與傳統愛國愛港陣營不一致;二、友好人士得到了傳統愛國愛港陣營的支持成為議員後,卻無政黨的龐大綑綁力量維繫關係。
要拆解第一個原因,須具體了解直選選舉制度的意義。直選議員須面對選民,以選民利益為依歸,這本是民主選舉下議員的理性選擇。民建聯固然是維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主力,在考慮地區民情後,凡是依法施政合情合理的政策便是其是非其非;工聯會則以工人利益為最終歸依,在許多關鍵政策如最低工資等不傾向政府主調;自由黨基於商界背景提出維護商界和中產權利的主張,無可厚非。愛國愛港陣營,一向百花齊放,由此推論,部分獨立議員包括梁美芬、陳茂波、葉劉淑儀等無黨派專業人士,以其選民為依歸、忠於選民意願而偏離政府主調投票,也合情理。最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涉及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這些獨立友好人士仍按照議員自決原則維護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這才是判斷愛國愛港陣營應否支持他們的標準。
愛國愛港陣營應百花齊放
至於第二個原因,則須理解建制派「統一戰線」的原理。愛國愛港陣營的統一戰線十分寬闊。統合所有能被統合的對象,包括中間派和其他民主人士,有容乃大,以求孤立反對派,是我們得以勝利的根本保證。民建聯固然是陣內傳統主力;工聯會是傳統愛國愛港陣營的中堅;自由黨雖以工商界和中產利益為重,仍是愛國愛港陣營的盟友。地區上各大大小小的地區團體、同鄉社團、工商聯會、青年組織,以及一眾社區領袖,都是愛國愛港陣營的重要力量。建制派多重戰線的格局本是民主社會中自然不過的情況,這種格局比起反對派經常強調的「民主光譜」多重體系設立得更早更成熟。議員和傳統愛國愛港陣營在民生、經濟政策有分歧,實屬正常。如果愛國愛港陣營只代表基層的話,建制派支持者中的中產和商界人士又如何代表呢?由於戰線是由理念相近的不同階層人士組成的,所謂投票每多分歧也就順理成章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內部傾軋、政爭分化每常導致失敗收場;愛國愛港陣營,不可被反對派煽動,內部更不可自亂陣腳。多一個議席,多一分力量,愛國愛港陣營才會壯大,一切選舉部署,應以此大局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