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發表的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最大特色是主打民生,針對房屋、貧富差距和長者福利等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提出比較全面可行的措施。輿論認為,這份施政報告體現了政府強化以民為本,努力處理社會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改變了過去幾年的「派糖」慣例,集中資源幫助在職貧窮人士和家庭自力更生,改善生活,顯示了扶貧的新思維和長遠政策。輿論也指出,施政報告主打民生,並不意味著社會可以忽視創富,只有重視創富,才可為改善民生提供足夠的財力。當局應繼續加大力度振興經濟,真正讓市民有持續的繁榮可享。
《信報財經新聞》社評
治樓市多管齊下 助置業何須居屋
《信報財經新聞》發表社評認為,「施政報告內提出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這項計劃『沒有傳統居屋的轉售限制以及補價要求』,而且五年租住期可以令有意置業者『有充裕時間思考其置業計劃』,五年內租金不會調整,則有利租屋者儲蓄,既有助民置業的作用,又毋須向置業者設下太多限制,是值得一試的新構思。……施政報告提出暫停置業移民計劃,以及推出由市建局參與的『樓換樓』重建安排,為重建影響的自住業主提供另一選擇,都是各界近期不停向政府呼籲、敦促當局執行的措施;前者容易令樓市炒風加劇,後者可以避免市建局收地供發展商賺取更多利潤而『原居民』被迫遷離自己居住多年的社區的惡果,現在政府從善如流接受外間意見『撥亂反正』,是值得讚賞的決定。」
《香港商報》社評
民心我心 傾力化解民生大難題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認為,「綜觀施政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從樓市問題、貧富差距、公共醫療,到安老、環保、就業、教育等,幾乎涵蓋了市民關注的所有民生領域,充分反映了特區政府切中社會問題之癥結,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直面社會深層矛盾,勇於克服棘手難題。而且,不僅是看到了問題,也沒有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表面功夫上,而是立足於整體前瞻,周全考量,採取了長短兼顧的治本之策。只要這些政策得到落實,不斷完善,應可為本港解決民生問題產生長遠功效。」
《明報》社評
房屋政策的醒悟與不悟
《明報》發表社評認為,「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的《施政報告》,房屋政策是重點,也備受關注。……今年,曾蔭權以33段篇幅全面闡述房屋政策,從土地供應、置屋計劃到確保私人住宅市場健康平穩等長、中、短期措施兼備,這是近年來,曾蔭權較完整地表述他的具體房屋政策措施,與去年施政報告就房屋政策只有一個段落、寥寥251個字比較,曾蔭權的轉變,相信與過去一年樓價飆升,與市民購買力脫節有關。」
《頭條日報》社評
基金配對勝勸捐 冀創新途助弱勢
《頭條日報》發表社評認為,「向低收入階層伸出援手,已是社會的共識,問題是如何有效推行,行政長官在昨天公佈的《施政報告》中,除了應各界要求,擴大跨區交通津貼至全港各區、增加清貧學童的書簿津貼、放寬領綜援長者離港日期限制等外,更破天荒設立一個『關愛基金』,由港府和商界各出資五十億元,為基層市民提供更多支援。……由官商聯手推動的『關愛基金』,用於綜援以外的援助,令綜援戶得到更多幫助,藉設立一個全新機制,為市民提供持續援助,發揮更大的扶貧功效。」
《星島日報》社評
助更多市民早置安居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認為,「《施政報告》推出房屋新政策,以『先租後買』資助中下階層置業自住之外,透過訂定住宅供應指標、限制建屋『發水』、賣樓『縮水』等措施,增加市場透明度,避免泡沫化。由於大部分措施要中長期才見效,樓價高位站穩,政府宜增加彈性,因應市民所急及市場變化,考慮加快加大實施『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香港工業總會:
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
工總主席孫啟烈認為,施政報告著力改善民生及回應市民訴求,希望政府在工業面對的嚴峻挑戰推出更多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鼓勵中小企投資和創業,從而推動香港經濟持續增長,維持勞動市場的活力。
《成報》署名文章
扶持六大產業
《成報》發表黃定光的文章認為,「在去年施政報告中特首提出支持六項優勢產業,他認為只要政府在政策上適當扶持,解決業界面臨的發展障礙,有關優勢產業會踏上新台階,推動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然而目前相關的措施和計劃進展似停滯不前,暫未見有多少成效。工商企業對此項措施充滿期盼,然而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只簡單表示會不斷關注六項優勢產業發展,令人感到失望。筆者認為政府目前應藉施政報告繼續全面落實有關規劃之外,亦要積極跟進,促進成效,協助本港經濟發展和為市民創造更多職位,真正做到施政以民為本。」
香港總商會:
增信貸協助企業渡過難關
總商會主席胡定旭表示:「本地經濟仍然疲軟,不少中小企仍在掙扎求存,報告中的信貸支援計劃將有助避免企業裁員甚至結業……希望當局在適當時候制定更清晰時間表,註明何時落實有關計劃。」
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
未有顧及經濟根本的結構問題
巫伯雄認為,最新施政報告未有顧及本港經濟根本的結構問題,即庫房由土地所得的稅收過低,薪俸稅和利得稅過高。他建議,當局研究實行累進式差餉的可行性,並在樓市價格勁升的時期,徵收物業價格調節稅,例如以投資物業回報率減美國國債回報率,可能為1%至2%,以增稅收。此外,他建議當局研究向年輕人不願入行的行業提供稅務優惠,甚至豁免,例如裝修、電器維修、飲食等,以改善年輕人就業。他促請當局盡快成立由專家、學者、高官和業界組成的工作小組,展開研究。 ■本報記者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