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論點匯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人民幣業務揭新篇 把握機遇鞏固領先優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1]     我要評論

 【本報訊】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簽署修訂《清算協議》,為人民幣業務在港愈趨普遍揭開新一頁,輿論認為《清算協議》的修訂,有助本港開發人民幣產品,推動香港成為人民幣業務離岸中心。本港應把握機遇,積極拓展深化人民幣業務,在協助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擴大商機,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人民幣自由兌換、邁向國際化的關鍵階段,當局應該及早研究本港外匯基金增加人民幣資產,完善監察與配套,有序穩定地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領先優勢。

《明報》社評:人民幣與港人生活愈來愈接近

 《明報》發表社評認為,「人民幣逐步邁向自由兌換,本港參與其事,特區政府對於人民幣必然成為國際貨幣,應該有所領會,然則,本港如何利用地位優勢,在人民幣升值中得到利益,是政府應該考慮的方向。……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亮點,當市民都知道把港元轉為人民幣存款,收升值之利,或等待人民幣投資產品,以賺取更大回報之時,近水樓台的特區政府把人民幣資產納入為外匯基金組合,看來應該引入議事日程了。」

《信報》社評:人民幣離岸中心 香港地位更穩

 《信報財經新聞》發表社評認為,「所謂離岸中心,是指香港和內地之間要建立一道防火牆,控制跨境資本流動規模,令中國可以在資本賬不開放的情況下,實現人民幣的部分國際化,使內地的市場在免受投機衝擊下,得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部分好處;目前中國對東西亞國家已出現逆差,符合了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可以增加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成為國外居民的投資對象,這方面香港可以憑昨天的協議,大量推出不同的人民幣產品,吸引國外投資者購買;至於對順差國家來說,中國可以加大對外投資,增加人民幣的使用規模和流動性,以及增加人民幣海外貸款,促進人民幣在海外更廣泛地使用。日本就曾經向東南亞國家大量貸款,實現了日圓的國際化,中國早晚也會踏出這一步。配合人民幣走向國際,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將會更加鞏固,短期內其他內地城市對香港的威脅微乎其微。」

恆生銀行:人民幣國際化商機大

 恆生銀行發表的《經濟專題》指出,「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貨幣,將為本港金融業帶來巨大商機,情況類似50年代歐洲美元(eurodollar)為倫敦帶來的機遇。香港將會成為離岸人民幣流通最廣、人民幣產品最多元化的地區。增加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以作為貿易及金融產品的計價及結算單位、以及作為投資工具,將有助人民幣走向世界,最終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過程亦將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長遠競爭力。」

中信銀行國際:2020前香港將成人民幣離岸中心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博士發表文章指出,「即使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仍存在進一步增長的空間,而隨著人民幣資本賬戶的逐步開放,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潛力將顯著增大。到2020年前人民幣完全可兌換時,全面成熟的人民幣業務已在香港成形,屆時香港會成為國際上公認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證券時報》署名文章:人民幣國際化尚需多項配套跟進

 《證券時報》發表劉曉忠的文章表示,「境外離岸人民幣市場目前依舊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容量有限,至少目前尚難吸引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頭寸的意願,從而也難以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產生支撐。另一方面,在當前國內利率依然非市場化等情況下,境外離岸人民幣風險資產的管理面臨諸多困難。顯然,這意味著即便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獲准籌建,能否有效吸引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還要取決於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人民幣業務 小路轉高速公路

 《香港經濟日報》發表社評認為,「因清算協議修訂,打破過去人民幣資金缺乏出路的關鍵瓶頸;若業界能既快且穩地推出各種人民幣投資產品,便可鯨吸國際資金,催生更多人民幣投資產品,更多人民幣在港使用及匯聚,又將帶動更多人民幣投資產品,令本港人民幣業務駛上高速公路。要這條高速公路走得穩妥,香港須做好兩點,其一,業界要發揮創意,盡快推出各種人民幣投資產品,如保險、股票ETF,抑或其他衍生工具;其二,產品要顧及內地金融安全,不能在這條高速公路上瘋狂賽車,否則一旦危及內地,中央惟有封路,令高速公路重回小徑,於中港都是大折騰。」

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有利兩地經貿合作

 胡曉煉表示,「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在香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今年上半年全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達到了706億元,其中香港所佔比重達到75%。香港銀行業完善的金融服務、高效的清算支付系統,以及與境外廣泛的貿易投資聯繫,使香港在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她說,兩個文件簽署後,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的溝通和合作會更加緊密。中銀香港將能更好履行人民幣清算行的職能。香港人民幣業務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利於內地與本港的經貿合作。」

財華社:新人民幣結算協議下投資機會更多

 財華社研究部發表文章認為,「新簽署的《清算協議》乃國家所定下人民幣自由兌換、成為國際貨幣進程的試點,不僅有更多人民幣產品讓港人投資,還將促使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在港的金融機構對此已經積極部署,相繼推出人民幣存款等各項業務,預期一般基金、證券及保險金融機構,會啟動開發人民幣金融、投資產品,讓投資者有更多投資機會。雖然人民幣距離自由兌換成為國際貨幣仍遙遠,但人民幣業務在港會日趨普遍。」

《星島日報》社評:人民幣邁向國際 港再上層樓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認為,「雖然中國透過貿易盈餘累積了龐大的外匯儲備,可以作為穩定人民幣匯率的後盾,但是始終憂慮開放人民幣資本帳會招來國際大鱷炒作衝擊。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防火牆』,正好擔任先行先試的角色,享有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超前優勢。……香港在人民幣業務上早著先機,架設好了平台,須繼續擔任好這角色,為人民幣國際化作出貢獻,同時鞏固金融中心的地位,帶動經濟就業,並且為港人提供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銀行公會主席洪丕正:人民幣存款量增多有利推出人民幣產品

 洪丕正接受採訪時表示,「本港人民幣清算安排修訂,可以令人民幣業務更具彈性及靈活性,任何企業獲准開設人民幣存款帳戶,將令本港人民幣存款量增多,有利銀行推出更多人民幣產品,包括債券、結構性存款及保險產品。」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本港的人民幣業務平台上新台階

 陳德霖表示,「隨著《清算協議》的修訂,本港銀行為金融機構開設人民幣賬戶和提供各類服務,不再存有限制,而個人和企業相互之間亦可透過銀行自己進行人民幣資金的支付和轉賬。他又預期,更多不同形式的人民幣金融中介活動陸續出台,將本港的人民幣業務平台推上一個新台階。」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理想地

 任志剛接受採訪時認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擁有自由的市場環境,同時具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可以充分發展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幫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他補充,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有待深化推廣,只要處理好人民幣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的關係,離岸業務對在岸市場的衝擊就是可控的。」

財經評論員胡孟青:須關注人民幣走出去的風險

 胡孟青在《am730》發表文章認為,「隨著人民幣投資產品、貿易融資、結算,以及協助客戶發債方面的需求,人民幣存款的供應,與之如何配對也是一個大課題,市場一旦同時出現一面倒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求過於供情況將有機會導致出現失衡,炒家會否有機可乘,將會成為必須關注的問題。」

財經評論員石鏡泉:展示人民幣無限魅力

 石鏡泉發表文章認為,「以前中央不許人民幣回流國內,是因為怕金融制度不完善,被熱錢流竄影響到民生,今時肯讓人民幣回流,一是反映國內已不怕熱錢流竄,又或是要人民幣國際化,就不能不承受熱錢流竄的風險。無論如何,今時人民幣可以在企業層面無上限兌換,已展示出無限魅力,會對港市場起刺激。」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有內地業務港企最受惠

 劉展灝接受訪問時認為,「人民幣業務限制進一步放寬,致力內銷的港企尤其受惠,除了交易結算更為便利,人民幣更可成為港商的儲備貨幣。」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香港人民幣業務揭新篇 把握機遇鞏固領先優勢 (2010-07-21)
檢討業界規管模式 防止「零團費」死灰復燃 (2010-07-21)
最低工資立法勢在必行 勞資互諒互讓創雙贏 (2010-07-14)
民主黨主動要求溝通 中央展現器量促成政改 (2010-07-14)
香江評論綜述:聚力改善經濟民生 「暴力政治」損害民主 (2010-07-07) (圖)
美韓黃海軍演製造威脅 中國果斷亮劍維護和平 (2010-07-07)
通過政改民主里程碑 聚焦經濟促進繁榮 (2010-06-30) (圖)
兩會簽署歷史性ECFA協議 開啟兩岸互惠繁榮新時代 (2010-06-30)
香江評論綜述:中央多番顯示誠意 求同存異推動政改 (2010-06-23)
激進路線是民主「毒瘤」 「暴民政治」歪風必須遏止 (2010-06-23)
香江評論綜述:民意要求政制前行 顧全大局通過方案 (2010-06-15) (圖)
中央重大回應展現誠意 求同存異通過政改方案 (2010-06-09)
「短命內閣」不利內政外交 菅直人政途待觀望 (2010-06-09)
「起錨」行動宣傳政改 爭取民意通過方案 (2010-06-02)
公正處理「天安號」事件 凸顯中國維和作用 (2010-06-02)
「破冰之旅」意義深遠 求同存異推動政改 (2010-05-26)
中美對話更趨務實 增進互信謀求雙贏 (2010-05-26)
「五區公投」慘敗收場 理性溝通空間大增 (2010-05-19)
歐元前景不容樂觀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 (2010-05-19)
中央希望政改前行 理性妥協才能共贏 (2010-05-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論點匯萃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