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論點匯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壓抑樓市炒風 守穩按揭安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8-18]     我要評論

 【本報訊】政府上周五宣佈,將採取抑制樓市炒賣、增加土地供應以及收緊銀行按揭等一系列措施,抑制樓市過熱,減少房產泡沫風險。輿論普遍認同,措施反映當局高度關注樓市狂飆對本港經濟帶來的後果,致力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守住金融體系的安全線。不過輿論亦指出,由於低息、熱錢充斥的外部環境沒有改變,本港樓市升勢大方向暫時難以逆轉,金管局必須嚴格要求銀行遵守按揭和借貸的指引,減低樓按違約風險,加強對金融體系及用家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當局應增加中小型樓宇供應,理順樓市供求。

《經濟日報》社評:炒風可暫遏 供應須再增

 《經濟日報》社評指出「樓市最關鍵始終是供求問題,財政司司長昨著墨最多的,亦是增加土地供應,可惜力度仍遠不足夠。例如,將勾地表內粉嶺、柴灣和紅磡三幅中小型住宅用地改為拍賣或招標方式推出,但合共可提供單位僅五百四十個,何異杯水車薪。又例如,啟德用地最快要五年後,才能提供四千個單位的用地,實屬遠水難救近火。治本清源,港府必須針對供求下手,盡快交出穩定而充足的長期土地供應計劃,令樓市健康發展,否則財爺所言的暗藏危機,恐怕仍將爆發。」

《明報》社評:解樓市問題還須增加供應

 《明報》社評認為,「遏抑炒賣樓宇,或許可以收到短暫效果,但是不可能長遠地理順樓市。要使樓市長期處於相對平穩和健康發展之路,政府必須藉著主導土地供應,來增加和確保住宅單位的穩定供應,要達致這個效果,必須由政府定期賣地,而非什麼優化勾地表政策。因為優化勾地表政策,基本上仍然以地產商為馬首是瞻,政府仍然跟隨地產商的步伐,才主動推出土地拍賣,這樣的政策,不可能扭轉目前樓市供求失衡的格局。只有政府定期賣地,由政府掌握整體供應,才可以理順樓市。」

《成報》社評:重鎚壓抑樓價須有分寸

 《成報》社評指出,「政府重鎚壓抑樓市,必須把握兩個尺度,一是重點打擊炒風,增加供應;二是穩定樓價,但不能令樓市變得一潭死水。禁止一手樓樓花以『摸貨』方式轉售,大幅提高殺訂罰款,相信這兩招能夠有效打擊炒樓風。而增加勾地表內小型住宅土地拍賣,增建中小型單位,也對平抑樓價起著積極作用。在新措施推行過程中,政府必須時刻檢討樓價變化。市民希望回復健康的樓市,希望樓價平穩發展,但絕不願看到樓市被打沉。因為地產業是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房屋是市民的最大財富,若樓價暴跌定會重挫香港經濟,小業主們損失慘重。所以,任何壓抑措施歸根究柢都是要建立健康穩定的樓市。」

《新報》社評:措施有針對性 政策須有新思維

 《新報》社評指出「根據市場人士的初步反應,在昨日宣布的眾多措施中,以禁止『摸貨』轉售最具針對性,儘管措施存在一定的漏洞,但仍可望即時打擊炒賣活動。增加賠訂數額和收緊豪宅按揭成數,亦是十分切實有效的措施。至於逐步增加主動賣地數目,以及長遠增加土地儲備和供應,亦是對症下藥的正確措施,儘管遠水難救近火,但給予市場的訊息還是相當明確的。……當局亦可認真參考重慶市政府的新猷,即政府與地產發展商合作,讓一些有急切居住需要的低下階層租住若干年,時限到期,他們必須遷出,至此,發展商便可將這些住房出售圖利。」

《信報》署名文章:措施具針對 成效看外圍

 《信報》刊出辛思維文章,認為「目前虛高的樓價,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藉口,就能使泡沫爆破。政策推出的新措施無疑對炒家的心理帶來不少影響,炒樓情況相信有所收斂,樓價下跌的情況必將出現。參考以往的經驗,政府使出的措施,通常只有三個月至半年的功效,市場消化這些措施後,樓市必定再次上升。目前市場預期,美國今年之內加息的機會不大,而內地方面亦繼續嚴控樓市。所以夾在中間的香港,似乎亦難有任何作為,除非外圍出現變化,否則樓價稍作喘息後,必再次上升。」

城大副教授曾淵滄:勿禁外地買樓 保護上車一族

 曾淵滄在《大公報》撰文指出,「有人建議禁止外來人買香港高價樓,這對香港有弊無利,外來人送錢來給香港人花,有什麼不好?禁止外來人買香港高價樓,香港的自由市場遭嚴重破壞,香港缺乏資金流入,只會走向衰敗。衰敗的香港,樓價大跌,大量香港人會失去工作,沒有收入,那時候,樓價下跌也沒有人買樓。政府所應該保護的是『上車』一族,即中小價樓宇的購買力。200萬元以下的樓,政府可以規定只賣給香港永久居民,同時如果買樓者是自住的話,可以貸款最高90%,當然供樓與收入比率依然得保持在50%以上。實際貸款比例多少,由銀行自己決定,金管局只是放寬其貸款比率由70%增加至90%,這麼做可以協助想『上車』的人盡快『上車』。」

學者及業界人士:有助降低樓市泡沫風險

 《新報》報道「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指,現時1,200萬以上物業佔整體成交量比重低,收緊有關物業按揭成數,對壓抑整體炒風始終有限。但對於禁止樓花摸貨及提高殺訂金額至一成,將有效增加炒樓成本,令炒家比例減少,有利真正用家置業,並降低樓市泡沫風險。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政府主動推3幅中小型住宅地皮,反映政府正視到本港豪宅炒風有機會蔓延到中小型物業,若投資氣氛持續熾熱,不排除政府將會在10月施政報告採取進一步措施去冷卻樓市。」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政府要讓樓市「軟著陸」

 《星島日報》刊出齊秀峰文章,認為「上星期鬍鬚曾宣布打擊樓市措施時,強調無『銀子彈』可以處理樓價問題,意思係政府無辦法做到『一招了』,一次就解決樓市炒風。這個講法同時亦可以理解為,政府想樓市降溫,一次不成功,又會做下一次,既然無銀子彈,就有心理準備繼續開火。好多人話樓市炒得勁,會影響民生,但政府出招不能不顧後果,因為打殘樓市有排醫,屆時經濟隨時重傷,所以上星期鬍鬚曾宣布打壓措施,都揀宣布調高全年增長的同一天,以免措施殺傷力太大。政府想令樓市軟著陸,難度不斷提高,隨著外圍加息時間比估計遲,樓價不斷上試高位,潛在的調整風險不斷調高。官員坦言為達到冷卻目標,除了出口術,同時不斷增加供應,幾年後這些土地建成樓宇,若然屆時撞正外圍加息或中美經濟放緩,不排除樓價會跌得好應。」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壓抑樓市炒風 守穩按揭安全 (2010-08-18)
「推普廢粵」偽命題 挑動對抗藏禍心 (2010-08-04)
解放軍連環軍演 強硬應對美國圍堵 (2010-08-04)
八達通出售私隱牟利 當局應徹查追究刑責 (2010-07-28)
美韓軍演製造緊張 中美關係面臨考驗 (2010-07-28)
香港人民幣業務揭新篇 把握機遇鞏固領先優勢 (2010-07-21)
檢討業界規管模式 防止「零團費」死灰復燃 (2010-07-21)
最低工資立法勢在必行 勞資互諒互讓創雙贏 (2010-07-14)
民主黨主動要求溝通 中央展現器量促成政改 (2010-07-14)
香江評論綜述:聚力改善經濟民生 「暴力政治」損害民主 (2010-07-07) (圖)
美韓黃海軍演製造威脅 中國果斷亮劍維護和平 (2010-07-07)
通過政改民主里程碑 聚焦經濟促進繁榮 (2010-06-30) (圖)
兩會簽署歷史性ECFA協議 開啟兩岸互惠繁榮新時代 (2010-06-30)
香江評論綜述:中央多番顯示誠意 求同存異推動政改 (2010-06-23)
激進路線是民主「毒瘤」 「暴民政治」歪風必須遏止 (2010-06-23)
香江評論綜述:民意要求政制前行 顧全大局通過方案 (2010-06-15) (圖)
中央重大回應展現誠意 求同存異通過政改方案 (2010-06-09)
「短命內閣」不利內政外交 菅直人政途待觀望 (2010-06-09)
「起錨」行動宣傳政改 爭取民意通過方案 (2010-06-02)
公正處理「天安號」事件 凸顯中國維和作用 (2010-06-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論點匯萃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