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漁船7日在釣魚島海域遭到日本巡邏船衝撞並被扣留,8日凌晨日本海上保安廳以涉嫌妨礙執行公務為由,逮捕中國漁船船長。輿論認為,日本沒有權力在中國的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所謂「執法」,日本的做法侵犯了中國的主權。中國必須以強硬立場與日方交涉,施加更大外交壓力,要求日方立即將船長釋放,並要求日本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停止非法「執法」活動。輿論並指出,領土主權爭議高度敏感,處理不當將對中日關係大局造成嚴重衝擊,日方必須正視事態的嚴肅性和嚴重性。日本須知中國雖然顧全兩國關係,但卻絕非軟弱可欺,否則日本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新報》社評:外交部連環出招 擬速決釣島風波
《新報》社評認為:「今日中國已非吳下阿蒙,從整體布局來看:九月七日事發,到十二日,中國外交部於六天內四度表態,步步緊迫,嚴正交涉,並推遲中日政府的第二次東海問題原則共識談判。過程中,步驟密集、語調堅定,而且有理、有利、有節,使日方招架無從,為近年罕見的外交漂亮招數。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就算目前仍有些餘波未了,預計日本也再沒有甚麼牌可打,不外再拖些日子。尤其日本首相菅直人在黨內以大比數勝選連任黨魁,續任首相,塵埃落定了,接著下來也該透過政治途徑,盡快了結此事。我們相信中國並非有意與日本撕破臉,而是藉此事件改變其過去多年的幻想,迫使日本承認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的客觀事實,從而就此議題展開磋商。」
《成報》社評:日本得寸進尺 只會自食其果
《成報》社評指出:「日本方面,近十多年來右翼政客成為主要力量,他們認為中國不斷威脅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大國的地位,所以對華態度變得強硬。其實,這種態度對日本也不利。他們應該看到,目前全世界正出現三大轉移,即經濟、科技和人才正由西方向東方轉移。維持中日關係正常和友好發展,對日本只有百利而無一害。眼前,日本處理被扣押的中國船長時,最好是無條件放人。」
《明報》署名文章:中國以強硬立場對待撞船事件
《明報》刊出歐陽五文章,認為「針對此次事件,中國外交部和駐日本大使館先後最少7次表態,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力度之大、態度之強硬,可謂罕見。中國並於撞船事件發生後,很快派遣漁政船前往釣魚島執行護漁任務。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中國認為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中國漁民在釣魚島海域作業理所當然,假如中國默認日本的非法行徑,任其在釣魚島海域囂張行事,那等於默認日本具有釣魚島的主權,因此必須明確宣示中方之主權;二是順應國內民間的對日不滿情緒;三是給南中國海可能的漁船糾紛事件作出範例,即中國的領海主權不容侵犯。中國目前在南中國海也受到類似糾紛的困擾。」
《信報》署名文章:拘捕船員製造主權在手假象
《信報》刊出鄭赤琰文章,指出「在過去歷次事件中,都是來自台灣或中國大陸的漁船和日本的海警船發生衝突,還有的是保釣的民間船也被日警輪抓起來,但來自台灣或大陸的官式回應也只是抗議和宣示主權我屬的動作。這種交手,長期來說對日本的主權宣示的行動較有利,因為在國際法上,島嶼主權誰屬的爭論,往往取決於誰能作出有效的佔有而佔上風,而有效的佔有正是日本行之有年的海警船在執行其國家政府的『公務』。這次的船長船員與船被扣的藉口,正是他們在『妨礙公務』。這種案例累積多了,誰能更有效地作出佔有權,在國際法庭上,這些法官會相信誰?不言而喻了。這個主權爭議的法律論點,也有其一定的政治意義!」
內地專家學者:事關國家主權 北京立場強硬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專家學者分析,日本此次高調拘留中國漁船逮捕中國漁民,是為了加緊武力強佔釣魚島,並以此遏制中國的海上崛起。因事關主權及國家尊嚴,中國強硬是勢在必行,立即派出漁政船到釣島海域護漁,影響將相當深遠。內地學者劉言也認為,釣島處於第一島鏈的重要位置,是中國東進和日本南下的海上交匯點,因此,日本費盡心機在釣島海域搞小動作,企圖用武力威懾方式非法控制釣島,除經濟利益的誘惑外,還有政治和軍事考慮,即遏制中國海上崛起的戰略布局。北京大學日本問題專家梁雲祥教授說,中方派出漁政船到釣島海域護漁具有深遠影響,其意義可能遠大於事件本身,因事件若處理不當,不僅會引起國民不滿,也將給正在進行的中日東海石油氣開發談判、及南海漁業糾紛甚至領海主權爭端,帶來無窮後患。」
《經濟日報》署名文章:擱爭議同開發 解釣島困境
《經濟日報》刊出賀軍安文章,認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上個世紀中國對待釣魚島問題的戰略。雖然時間已過去了30多年,但筆者認為鄧小平提出的這一戰略仍然有效。至今中國沒有出現跨越這一戰略的智慧,中國現在的國情也不具備解決釣魚島領土主權問題的條件。古往今來,領土主權問題基本上靠實力說話,現存的領土問題,要麼靠軍事佔領,要麼在承認現狀的同時擱置爭議。這對中國的啟示是,在實力還不夠的時候,就應該從長計議,不著急現在就解決問題。美國、日本可以把釣魚島當成籌碼,但這也絕不應該成為中國的麻煩。擱置問題,保持爭議,有事則談判,無事則相安。對於資源開發,歡迎共同開發,盡可能利益均沾,同時注意抓緊開發,多創造一些既成事實。這些應該成為中國對待釣魚島問題的策略。」
《明報》署名文章:日方製造事端誤判形勢
《明報》刊出孫嘉業文章,認為「被拘船長詹其雄的家鄉漁民說,釣魚台海域他們常去,可見中國漁船到釣島海域並不罕見。以往的釣魚島糾紛,都是中國大陸或台灣的漁船在附近海域受到日本巡邏艦的驅趕,但今次日方卻是扣船拉人,態度明顯較以往強硬。從表面看,理由是中方漁船故意衝撞日本巡邏船,但明顯是日方巡邏船『貼身』執法的惡果。至於日方態度趨於強硬的理由,不排除是覷準中美在黃海及南海的紛爭,以為有機可乘,而中方較早前高調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活動,加上日本執政民主黨黨魁的選舉,可能都是日本今次高調強硬的背景。不過,日方今次的高調強硬,北京也針鋒相對。雖然從外交交涉來說,國務委員戴秉國之後已難再升級,但叫日方勿『誤判形勢』,否則『自食其果』之類的言辭,不同於以往的空洞恫嚇。」 ■本報記者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