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筆者剛到馬來西亞出席會議歸來。在當地出席會議時,有機會接觸當地部長,從而了解到當地政府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Delivery Unit正為推動該地經濟轉型而作的努力。
1998年金融風暴前,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一般能達到7-8%,但其後經濟增長卻縮減至4-5%。經濟增長放慢的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外來投資減少——資金轉移了陣地,去了增長迅速的中國。
當地政府於是籌劃經濟轉型計劃,希望重新找到經濟增長的動力,推動經濟增長重上金融風暴前的水平。該地政府找出十二個主要增長行業,包括石油、燃氣及能源、通訊內容、基建、旅遊、棕櫚油等。
除了推動國內行業發展,馬來西亞政府也致力拓展與其它國家的貿易。一邊廂,該地政府與東盟國家,正與中國商討東盟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議,但由於這樣自由貿易協議涉及多個國家,商討時間可能頗長,簽訂協議又可能要待一段時間才能落實,由商討至人民能直接受惠,可能要等一段頗長的時間,故此該地政府同一時間,又正與其它國家商討雙邊的自由貿易協議。
表面上,香港與馬來西亞是兩國完全不同的地區,但面對的經濟困境,其實又不失相似。在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的定位尷尬,面臨「中等收入危機」:它成本不低,不能如越南和印尼般,以廉價成本吸引外來投資,但另一邊廂,它雖然一直致力發展資訊科技,在吉隆坡機場附近設立Multimedia Super-corridor希望藉低稅吸引高科技公司進駐,但論發展,又不及新加坡,陷於兩難局面。同樣,香港的成本高企,不但是工廠,很多後勤支援性質的工作,早已遷往其它地區。但香港卻有未能衝破全民轉型進軍高科技和高增值行業的門檻,情況不但十分尷尬,而且再拖延下去,對香港的發展非常不利。
不過,馬來西亞與香港的不同,是當地政府一直著力為國家尋找出路,香港政府卻一直好像在「等運到」。香港的營商成本高,現時只剩下金融旅遊等一兩個行業的發展較好,至於特首在先前的施政報告的什麼六大產業,似乎不是寫給香港人看,也不見得政府真有著力推展什麼。
政府很多時搬出「大市場小政府」來做擋箭牌,筆者也同意,一個行業是否能在一個地區落地生根,與政府是否著力推動可能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筆者也不是要政府出錢出地吸引什麼行業來香港。上周,筆者便已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在人才、教育和創意方面尤其落後,無異於發展中國家的水平,而這幾方面,也就正是香港能否蛻變成一個高增值的地區的關鍵。
改善教育、培育具創意的人才,是長遠促進香港經濟發展之道。政府歷年的盈餘這麼多,今年的盈餘更可能高達五百億元,政府何不為了香港的長遠發展而致力培育人才?為何還要殺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