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政府宣佈增撥公共廣播資源,措施包括80個公務員職位解凍,在港台內部以致反對派中經常掛在嘴邊的「陰乾港台論」,不攻自破。這對於時刻要求編輯自主甚至獨立自決的港台工會來說,誠屬美事,他們將有更多空間大展拳腳,可是港台工會和反對派仍以一貫負面眼光審視政府美意,顯示他們與政府對立的基調根本未變。港台管理乏善可陳,獲增撥資源本叫人嘖嘖稱奇,港台工會和反對派今日仍抱怨公務員職位不足士氣不振是說不過去的,功績未見卻擺出一副意猶未盡的態勢,實在有失政府電台的風度。
港台過去屢生醜聞,前廣播處長朱培慶被揭與豔女同行、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因醉駕被判罰款停牌、審計署早年揭示港台行政紊亂公帑亂花、廉政公署多次拘控港台員工,每宗事件從行為操守到公帑運用均嚴重打擊政府電台的形象威信。
不過,政府高層以香港公共廣播事業發展為前提,對港台仍大力支持,落實八大計劃,這些措施有助港台全力發揮公共廣播服務的職能,為港台長遠發展奠下基石。以過去的負面績效,機構員工沒有被大幅裁員「大換血」已屬幸運,如今更有望晉身公務員行列,晉升機會又大增,更是私人機構不會發生的奇事。可惜撐港台運動仍發表聲明,認為政府的計劃拖延已久,致使港台人才流失。這樣的反指摘,將事情本末倒置,倒果為因,實在使人莫名其妙。
現時港台仍有不少非公務員合約員工,在增撥資源後,80個港台公務員職位解凍,港台員工內部晉升機會增加,誠屬美事;更多員工變成公務員同工同酬,理應更能平衡員工利益,政府亦希望逐步以此改善港台內部員工關係。豈料港台工會反過來,暗指80個職位僧多粥少,加劇合約員工的競爭,反而打擊士氣,言下之意,就是全部合約員工,自動全歸公務員最為理想。然而,在有限資源下,政府解凍公務員職位也要量力而為,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合約員工要成為公務員享受更好待遇,競爭無可避免;至於合約員工轉職公務員時因同級職位不足,可能降職減薪,則是在資源有限空缺不足的情況下自然不過的人力市場現象,豈能完全歸咎政府安排?部分港台員工顯然暴露出典型的「鐵飯碗」心態,如果他們仍以這種思維服務港台,港台又焉能進步?
政府增撥資源發展公共廣播事業是港台員工當下最應關注的課題,如將討論變成員工福利之爭,已偏離增撥資源服務公眾的原意。作為港台員工,如今理應更多關注數碼廣播頻道等宏觀課題的發展。港台工會和反對派一直以「陰乾港台」作為保持「編輯自主獨立王國」的政治化標籤,政府是次措施則足說明廣播事業公眾利益高於一切,諸多標籤無非只為轉移公眾視線,誤導公眾,加劇社會矛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