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林 香港華革會副會長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就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進行廣泛諮詢,除了在社會各階層及團體約見有關人士聽取意見之外,還在各電子傳媒大賣廣告,落足本錢,呼籲市民提出意見和訴求。觀其推廣之宣傳力度比之過去多年頗為少見,這是值得一讚。相信曾司長收到的對預算案的意見和建議肯定不少。
但關鍵的是,收到的意見及建議是否得到關注和重視,以及得到落實,這才是市民最為關切的問題。觀乎過去多年,在任的財政司在發表預算案之前,都例行舉辦一些諮詢工作,甚至落區傾聽民間市民及政黨的意見。但在落實預算案中卻總是出現「一半一半」的現象,即有些作出回應,有些則依樣畫葫蘆。例如對「三無」人士家庭的紓緩方面,年年「一場歡喜一場空」,免租無份,減稅無份,電費津貼無份。幾年來政府每次「派糖」,這些「三無」人士都沒有得到一仙一毫的受惠,生活當然得不到改善。「三無」人士者即是無公屋住、無稅交(薪俸稅)、無電費津貼,住私樓板間房租戶。這些「三無」人士其實是最需要施予援手的一群。
對於下一年度的預算案又如何,曾司長對「三無」人士的意見和訴求納不納入預算案中作出調整,那就要拭目以待。
面對通脹不斷加劇,下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究竟派不派糖,市民都在猜想,想必曾司長也在十五十六。無論政府派不派「糖」,有一項應該可以去做而且值得實施的,就是增加「食物銀行」的資源撥款,增加更多些「分行」,有助紓緩「三無」人士和低收入貧困家庭的生活負擔。「食物銀行」指的是免費分發一些生活食品食物給有需要有資格申領人士的福利機構。由政府提供資源(金錢)給指定社會福利機構辦理和代發。近年來去「食物銀行」申領的人士、家庭不斷增加,顯示社會上出現的和存有的「貧困戶」不斷增加。他們除了綜援之外,還極之需要另類的生活補助和支援才能過上最低的生活水平。
「食物銀行」在香港只是起步階段。而在美國早已大行其道。據說每十個美國人就有七個需要到「食物銀行」申領免費食物。美國算是一個發達國家尚且如此,香港就更加需要這種「食物銀行」。
目前,香港設有「食物銀行」的地區和「分行」還只是少數,每年花費二千多萬元。這是遠遠不夠的。很有必要再增多十間八間甚至更多一些,特別是基層居民較集中的地區,讓有迫切需要的人士、家庭方便申領。增撥多些資源包括金額,放寬申領資格和限制,讓多些低收入人士、家庭受惠。
不論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派不派「糖」,期望財爺在紓緩「三無」人士生活壓力和「食物銀行」這些環節多著眼考慮和落實,讓更多基層勞工人士得到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