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杜
有文友在他報寫了大塊文章稱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國影壇上海系統之小生馮喆為「毛澤東時代第一美男」。筆者有幸當時讀中學看過此君有份主演的《南征北戰》和《羊城暗哨》,印象奇深,後又因兩個美麗非凡女角秦怡和秦文而對馮喆有較深研討興趣,對此人才無限懷念。
從文章得知此「中國第一小生」在文革時於成都自殺身亡,不禁深深惋惜,而該文章只著重讚嘆馮喆之俊朗無比,後無來者,卻對他來歷至親一字不提,今日阿杜於此略作補充。
馮喆,略帶國字面孔,星眉朗目,神采奪人,一言以表概其氣質:「英氣逼人」。及後多年在中外影壇都難再找到這樣一個人之龍鳳了。
馮喆是廣東中山人,一門三傑都在上海從影,他有一位姊姊秦怡為六七十年代影壇首席美女星,主演過《女籃五號》迷倒全國男兒。據傳馮喆也是姊姊帶入影壇的。他們還有一個妹妹叫秦文,投身東北長春電影廠,主演過一部名片《母親》,美得溫嫻婉淑,據說很多領導幹部追求過她。秦怡和秦文姊妹當時和全國最紅之女星王丹鳳同級地位,現在則不知下落何方了。因他家是南方富戶,一家在上海經商,而當年上海四大公司「大新」「永安」「先施」和「瑞興」商主都是廣東人,三反五反和文革都在「必鬥行列」,馮喆被追鬥到四川成都峨眉片廠,最後難逃一死了。
一代美男就此玉殞渝江,直至今天中國影壇都沒有出過同級數之男星,近年大紅者如陸毅、陳坤,皆望塵莫及,佟大為、鄧超更只可為馮喆挽公事包而已。
最後一筆台灣有歌手諧星陶大偉之子改名陶喆,便是由馮喆之名感召而來,可是台灣人多不識喆字「哲」音,很多人叫陶喆為「陶喆」,頗有點諧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