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兩種創作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01]     我要評論

陳智德

 因應中學中國語文科課程比以前更重視創作,許多學校都在正規課程以外,邀請作家到校內開設寫作坊,為期約數周,也有時間較長的駐校作家等活動。我所認識的作家朋友中,幾乎全都擔任過中學的寫作課程導師,而我自己也曾在二千及二○○一年間擔任過,其間直至去年還零星地兼過一兩節,地點由港島東、土瓜灣至天水圍的中學都去過。

 教創作非常不易,因為一班之內,學生的水平、興趣和動機往往相差千里,當中的落差遠比一般課程為大。我想,創作課最重要是學生的興趣和熱誠,如果他只為了應付課程要求或滿足其他需要,很難學得好。

 另一方面,創作課的本質也與一般課程不同,創作課重於啟發、誘導和分享,而不是灌輸知識,一個具有系統、設計精密、活動多樣的課程思維,其實不太適合氣氛自由和自發的創作,創作課甚至毋須頻繁地上,可能兩周一次便可。

 說到底,創作課若缺乏自由、自發的氣氛,便會成為一般的課程,它當然也值得存在,只是也應使用一般課程的要求和預期去處理和衡量。

 我想,當引發起興趣之後,創作往往就是自發和自通的事,創作課應該做的,是形成群體的關注,討論寫作的細節、眼界的擴闊、觀點的修訂;然而,那啟悟的一刻,仍在於學生內心。課程短至數周,長或十數周,如果課程結束後,那「創作課式」的寫作也結束的話,那數周或十數周的時間完全是浪費的;相反,讓那微小可能中發生的啟悟,由學生自發延續,才是創作課的真正精神。

相關新聞
百家廊:讓春運多些溫情 (2011-02-01) (圖)
翠袖乾坤:星巴克解放美人魚 (2011-02-01)
海闊天空:傳媒文化影響認知 (2011-02-01)
琴台客聚:咬文先生 (2011-02-01) (圖)
杜亦有道:第一美男 (2011-02-01)
思旋天地:「兔」氣揚眉 (2011-02-01)
詩幻留形:兩種創作課 (2011-02-01)
百家廊:野人?還是美人? (2011-01-31) (圖)
翠袖乾坤:香港欠和諧 (2011-01-31)
跳出框框:年宵市場 (2011-01-31)
琴台客聚:過年要玩陞官圖 (2011-01-31)
生活語絲:爭奪西門慶 (2011-01-31)
思旋天地:「團年飯」 (2011-01-31)
網人網事:大家來算帳 (2011-01-31) (圖)
百家廊:春節,親情的召喚 (2011-01-28) (圖)
翠袖乾坤:回到自己 (2011-01-28)
娛視觀:質疑星雲大師所言 (2011-01-28)
琴台客聚:從食物「變形記」到「游於藝」 (2011-01-28)
杜亦有道:馬六甲 (2011-01-28)
一網打盡:責有攸歸 (2011-01-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