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昭君紀念館。 網上圖片
陶 然
還在宜昌的時候,我對三國故事很感興趣,諸如長鰂坡百萬曹軍中救阿斗之類的故事,曾經陪伴我的少年時代。一旦來到這裡,怎能不浮想聯翩呢!但趙子龍已神化成《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如今離我太遠了,只剩實實在在的神農架,向我招手。他們都說,宜昌人引以為自豪的,是兩壩:葛洲壩、三峽大壩;還有三人:猿人(長陽)、詩人(屈原)、美人(王昭君)。
從宜昌出發,山路漫漫,長途崎嶇不平,開入山中,十月天雖有陽光照耀,但氣候明顯轉涼。最記得是那晚回興山縣,天色蔚藍,窗外不斷掠過樹影幢幢,十四的月亮明晃晃地高掛夜空中,幾乎滿月,大而亮,只有一顆孤星陪伴。山風疾勁,全車的人默默無聲,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我是給震住了,這樣的山路!這樣的秋夜!這樣的孤寂!
在神農架爬山的時候,其實樂趣不大。本來就低溫了,加上風大,一陣陣颳過來,更冷了。那山不好走,所幸隨處可見蒼勁挺拔的冷杉、古樸香鬱的岩柏、雍容華貴的梭羅、風度翩翩的珙桐、獨佔一方的鐵堅杉,繁枝茂葉,鬱鬱蔥蔥。聽說還有金絲猴、白熊、蘇門羚、大鯢、白鸛、白鶴、金雕等飛禽走獸出入,但我無緣見到,只在休息亭附近的小動物園看到關在籠子裡的幾隻金絲猴,寂寞地跳來躍去,有人拿出食物餵牠們,牠們還耍手擰頭,挑揀得很呢!怪不得是「國寶」哩。這時天色已經發黑,想要拍下來,猴影早已化入夜色中,朦朧不可見。
位於湖北西北邊陲的神農架,是中國內陸保存唯一完好的一片綠洲,和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唯一一塊綠色寶地,擁有保持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艷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全區大小山峰187座,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2座,最高峰神農頂,海拔3105.4米,是華中地區最高點,故稱為「華中第一峰」。由於它處於三省交界,又處於巴楚文化的沉積帶上,巴、楚、秦、中原文化在此發生了奇妙的碰撞與糅合,形成了神農架獨有的、帶有森林氣息的文化現象。華麗飄逸、靈動飛揚、神奇浪漫,具有楚文化的強烈特徵。神農架的民間傳說中,篤信人一天有兩個時辰是牲口,這樣人獸相融、人獸混雜、人獸一體的生命觀,極具震撼性。在這裡流傳的野人傳說,便是介乎於人、鬼之間的東西,它叫山鬼、山精、山混子等等。神農架因野人而倍加神秘起來,我們邊走邊仔細觀察,來到樹林茂密處,在一塊刻著「野人出沒處」的石塊前,徘徊不已。果真?還是為了招徠遊客?不清楚。同行的人催道,快走!給女野人抓去,就只好當「押寨山大王」了!
雖然說笑而已,但在如此環境下,冷風陣陣,四周淒清,不覺涼意自後背頓生。神農架的野人之謎,是當今世界上未被破解的四大謎團之一。在當下,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曾發現「野人」的蹤跡。神農架是發現次數最多、目擊者人數最頻繁的地方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初以來,這裡已有400多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程度地看到近100多個「野人」活體。神農架有野人,有四方面的依據:一是史書記載,《山海經.海內南經》、屈原《山鬼》、明代《本草綱目》、清代神農架周邊的房縣、興山等縣縣誌,都有關於「野人」的記載;二是民間關於野人的傳說,從秦始皇修萬里長城,逃跑的民工躲入深山老林,變成「野人」之說,到今天神農架周邊地區流傳的,進深山雙臂要套竹筒防「野人」的傳聞,有許多版本;三是科學考察的發現,中國野考協會幾次組隊到神農架進行科學考察,發現大量「野人」的腳印、毛髮與糞便,鑒定結果表明,神農架確實存在一種介於猿和人之間的靈長類動物。四是有大量人證物證,神農架及其周邊地區有許多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到過「野人」;他們的描述基本相似:身材高大魁梧,面目似人又似猴,全身棕紅或灰色毛髮,習慣兩條腿走路,動作敏捷,行為機警,有的還會發出各種叫聲。這些和史書記載及世界其他許多地方對「野人」的描述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儘管如此,三十年來還是始終沒有人正面接觸過「野人」。我們離開神農架,「野人」依然像霧又像花,在腦海留連不已。難怪有公司出重金懸賞:拍到「野人」相若干,抓到「野人」更加翻若干倍。我有點懷疑那是旅遊公司的高招,其目的無非是把神農架炒的更紅火而已!
既然「野人」遍尋不獲,獎金自是「凍過水」了!還是收拾心情,去興山縣看「昭君故里」吧!從野人到美人,這落差不可說不大,但心情卻一樣雀躍。車子開到山腳,還有一大段山路,必須用腳力自己爬上去。幸好不是筆直的斜坡,而是逐漸上去。走到故里前院,面前活生生一座漢白玉女子全身像,3米多高,亭亭玉立,不用問就是王昭君了!「昭君故里」原本在宜昌興山縣寶坪村,面臨香溪水,背靠紗帽山,山明水秀。後因三峽水庫蓄水,故里沉沒水下,「昭君故里」紀念館遷至香溪河上游的新縣城古夫鎮復建。我們所看到的,便是新址。大概許多古建築都是如此這般滄海桑田,比方黃鶴樓,也早從長江邊退卻,不再是原汁原貌了。但這又何妨?社會總要向前走的,環境也會因人而改變。
王昭君名王嬙,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是被歷代詩人、畫家、作曲家著墨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傳說皇帝選美,宮女爭寵,紛紛賄賂畫師,王昭君不願行賄,被宮廷畫師毛延壽醜化,不能得寵。漢元帝元年(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王昭君自請「求行」,出宮前,皇帝才發現她,驚為天人,但成令已出,為結束戰爭,決定許嫁。兩年後呼韓邪單于去世,昭君依匈奴風俗改嫁新單于、呼韓邪與前妃之長子復株累。我又想起香溪源了,那天上午,我們在那裡留連,它發源於神農架內,水質純淨,兩旁古木參天,涼風陣陣掠過。我們沿溪畔山徑上上下下,在一座涼亭歇息神聊,山林青蔥,水流嘩嘩,多美好的景致,我簡直不想動彈了。每年三月,當香溪河畔桃花盛開時,可以在溪水中看到一種紅色的魚,魚身分四瓣,形似桃花,故叫桃花魚。可惜這時是十月底,我無緣見到那盛景。傳說王昭君出塞和親前,曾回鄉省親,臨別依依,她站在船頭,揮手向親友告別,悠揚婉轉的琴聲中,兩岸桃花紛紛飄落水中,化成桃花魚,圍著船兒,一直護送昭君遠去。當然,傳說究竟是傳說,未必真有其事,但淒美感還是有的。
香溪源是香溪河的發源地,相傳是炎帝神農氏當年採藥時的洗藥池,藥水盡得百草之精華,所以飲香溪水不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還能使人崇高如屈原。美麗的傳說,人們未必盡信,但確實增加旅遊中的樂趣,讓我們沐浴在秋風中,興致盎然。
2010年10月21日,宜昌,興山縣,木魚鎮,花園大酒店,初稿;2011年1月14日定稿於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