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關公之受敬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02]     我要評論

吳羊璧

 在《三國》片集中,關公的形象很好,面如重棗,相貌堂堂,相信很符合一般人心中關公的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寫關雲長敗走麥城,遇害,之後劉備起兵報仇。在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仇人」,寫關興追殺潘璋(吳將,與朱然共擒關公),夜裡,在山中迷路,來到一個莊上。小說這樣寫:

 「……追至山僻之間,時已二更。到一莊上,下馬叩門。一老者出問何人,興曰:吾是戰將,迷路到此,求一飯充飢。老人引入,興見堂內點著明燭,中堂繪畫關公神像。與大哭而拜。老人問曰:將軍何故哭拜?興曰,此吾父也。老人聞言,即便下拜。興曰:何故供養吾父?老人答曰:此間皆是尊神地方。在生之日,家家侍奉,何況今日為神乎?……」

 關公在歷代,不論是民間或官方,都受到極高的尊重。在漢時,他斬袁紹大將顏良,曹操已表封他為漢壽亭侯。後來宋、明、清時都有封謚。漢代以後,對帝王、大臣等高層人物,死後都有謚號,是簡要概括他的一生大德。宋、明、清時,關羽早已是古人,統治者仍然把他當做那一代的重要人物來加以追謚,這當然有當時的現實作用,就是因為關公在民間的聲譽很高,統治者也來表示他們很尊重這位關羽。關公在民間,人們一直稱之關公、關聖,到現在,還是到處可以見到關帝廟。

 如果照上面所引的《三國演義》一段文字看,在關公剛遇害時,即使在山野間,民間已把關公拜為神明了。小說所記未必能完全作準,但小說的寫作年代卻可以作準確的說明,至少在小說的寫作年代(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即元末明初時,民間就是這樣普遍供奉關公的,所以羅貫中才會想當然地把這情景寫入了小說中。

 民間最尊重關公的義氣。在古時封建道德標準中,忠、孝是最重要的。忠孝都有具體對象,忠是忠於君,忠於主;孝是孝敬父母。但是在平輩之中呢?那不屬於忠孝,是「義」。劉、關、張義結兄弟,把義放在很高的地位,這是民間最關心的道德觀念。民間要辦甚麼事,都得仗義,為了義氣,大家為同一個目標赴湯蹈火。《水滸傳》裡面的一百零八個逼上梁山的好漢,也都最尊重一個義字。

 民間到處有關公廟,上面是正義凜然的關公像。紅面、威武、正氣,大家都熟悉這個形象,接受這個形象。拍《三國》片集,怎樣處理好這一形象,是很要重視的。

 《三國》片集中的關公,塑造的形象正如《三國演義》所寫:「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相信很為觀眾接受。

 《三國》片集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情節,以更加尊重的態度,處理關羽之死。

 在《三國志》中,寫關羽之死是在敗軍之後,「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演義》描寫比較詳細,先是關公自麥城引殘卒二百餘人,行到初更以後,四下伏兵皆起,所隨之兵,漸漸稀少。最後只剩得十餘人。終於「長u套索,一齊並舉,先把關公坐下馬絆倒。關公翻身落馬,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見孫權時,關公仍罵孫權為鼠輩,孫權「遂命推出。於是關公父子皆遇害」(第七十七回)。在這史書與小說中,都只說「斬羽及子平」,「關公父子皆遇害」,只是一筆帶過,關公應該只是被斬。但《三國》片集中,寫關公戰至最後孤身一人,仍然十分威風地端坐,從容自刎。這個形象就更加完美了,令人起敬。

 說到關公,現在仍是大眾尊敬的人物。人們稱劉備、張飛的姓名,對關羽,卻一直稱關公。就在這部寫於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中,也處處稱關公。民間怎樣形成這普遍的態度,是值得研究的話題。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性情東坡之元宵情結 (2011-02-02) (圖)
亦有可聞:光緒皇帝的另一面 (2011-02-02)
古今講台:關公之受敬重 (2011-02-02)
古典瞬間:從靈魂深處划出一條堅強的船(下) (2011-02-02) (圖)
豆棚閑話:「衛讀」侃談 (2011-02-02)
歷史與空間:魏源影響了誰 (2011-02-01) (圖)
豆棚閒話:段子的力量 (2011-02-01)
古典瞬間:從靈魂深處划出一條堅強的船(上) (2011-02-01) (圖)
詞話詩說:挨風科 (2011-02-01)
歷史與空間:解讀曹操高陵的考古發現及其爭論 (2011-01-29) (圖)
心靈驛站:桂花樹下想些事 (2011-01-29)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1-29)
中國應該徹底禁放煙花爆竹 (2011-01-29)
歷史與空間:年羹堯之敗 (2011-01-26) (圖)
亦有可聞:赤帝子與白帝城 (2011-01-26)
古典瞬間:黃袍加身 (2011-01-26) (圖)
生活點滴:閱讀的快感 (2011-01-26) (圖)
來鴻:一個人和一家書店 (2011-01-26)
歷史與空間:解讀陳布雷之死 (2011-01-25) (圖)
豆棚閒話:火鍋.東坡骨董羹 (2011-01-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