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幾年前就已引起關注的「民工荒」現象,在今年表現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地圖的悄然變化,中西部開始與東部展開爭搶農民工的激烈競爭。
先是珠三角,繼而長三角,節後「民工荒」近年來成為常事。今年,發達地區的「民工荒」依然,據中國紡織協會的統計,珠三角區內人員缺口將在200萬人之上。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是農民工加薪最多的一年,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增幅高達17.9%,超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工資提高了,農民工反而不願意到發達地區打工了。不僅珠三角和長三角要用加薪留人,連中西部地區也在以情感人。農民工的春天已經來臨?
我看是的。伴隨著產業升級,中國勞動力的價格攀升是時代必然。在中國社會步入人均GDP4000美元的門檻時,低工資時代也不合時宜。農民工工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不加薪當然沒有吸引力。而且,在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情境裡,農民工是城市裡的外鄉人,是被人蔑稱的打工仔、打工妹和游離於城市主流社會之外的「走鬼」。他們在城市不僅沒有象徵城裡人身份的戶口,更缺乏教育、工作和社保的平權待遇。在此情境下,打工的城市不過是其打拚生活的流動驛站,難以讓農民工產生歸屬感,更談不上依戀。
「民工荒」在城市企業主看來,不過是單純的經濟和商業問題;在農民工則是攸關身份權利和社會待遇的尊嚴問題。所以,農民工們「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是自然之選擇。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也在發展。尤其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內需市場的盤活,產業的承接和資金的轉移,中西部地區也需要大量的民工。至為關鍵的是,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工資水平在接近。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的調研顯示,東部地區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為1455元,中部地區為1389元,西部地區為1382元。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僅高5%,而5年前東部地區工資比西部地區平均高15%。如今,這個差距變得更小。如果考慮到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物價水平,這種工資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農民工當前只不過是剛剛感受到春天的暖意,意會到權利的感召,他們的春天裡還有料峭的冬寒,他們的權利還未得到根本的保全。相比故鄉的眷戀和中西部地區的召喚,發達地區的工作環境、生活質量和工資待遇,還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吸引力。畢竟,只要地區差別還在,農民工依然還會像候鳥那樣「孔雀東南飛」。
因此,只有解決「三大差別」,實現全體公民真正意義上的平權待遇,農民工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