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資深時事評論員
香港作為法治社會,導遊與遊客打架事件必須從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香港旅遊業出現的問題不應政治化,而應實事求是地解決。《蘋果日報》刻意將旅遊業出現的問題政治化,借個別事件抹黑絕大多數內地遊客,甚至上綱上線到對內地社會和中央政府的誣衊和攻擊,其伎倆與民進黨的深綠媒體如出一轍。作者認為有必要及早揭穿這種譁眾取寵的伎倆,以免傷害港人與內地遊客之間相互尊重及和諧的關係。稍作深入分析便會發現《蘋果日報》對內地遊客與深綠媒體對大陸遊客的抹黑是毫無根據的。因為旅遊業問題的根源其實全在於「零團費」及「低團費」,我們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蘋果日報》刻意將事件政治化
《蘋果日報》發表多篇社評,誣衊「中國遊客橫行台港」,「來自內地的旅行團是正常社會未見過的旅客」,是「購物狂的大款」或「鑽空子、貪便宜的刁民」。《蘋果日報》大肆渲染「惡客恐怖」,誣衊「內地遊客在開春之初,分別在港澳台三地生事,惡形惡相做旅霸」,指「香港近年急劇擴大內地客的來源,已近飢不擇食,不免要更多地承受內地的戾氣。」《蘋果日報》更藉機將話題政治化轉而惡毒攻擊說:「堅持一黨專政、獨裁政制的中共,正是中國社會走向道德無政府狀態的推動力所在」云云。
《蘋果日報》對內地遊客和內地社會的攻擊和誣衊,與民進黨的深綠媒體如出一轍。民進黨的深綠媒體《自由時報》誣衊說,「陸客來台門戶洞開禍害全島」,「諂媚中國觀光客有損國格尊嚴」,並謾罵大陸遊客:「中國觀光客到台灣,一副暴發戶的惡形惡狀。」《自由時報》誣衊說:「中國客所到之處,勢必排擠歐美日觀光客,且增添台灣社會與治安問題。更值得關注的,中國常是台灣傳染病的根源,此從鼠疫、口蹄疫到SARS(沙士),莫不如此」。《自由時報》甚至聳人聽聞地喊著:「中國觀光客負面影響很多:各種不同的匪幹、匪諜、中國流氓、黑道,只要錢多的都能夠到台灣各地隨便亂竄,不僅台灣社會治安可能更加敗壞,一些勇於發言對抗中國的人,更可能隨時在街上死得莫名其妙。」云云 。對《自由時報》對大陸遊客如此恣意抹黑,台灣《中國時報》諷刺說:「既要賺人家錢,又把客人當賊防,是何道理?」台灣《中央日報》亦指深綠媒體的論調顛三倒四,在它們眼中,只有兩岸人民互不往來才是對的,彷彿還活在冷戰時代。
《蘋果日報》與深綠媒體的抹黑毫無根據
《蘋果日報》抹黑內地遊客與台灣深綠媒體攻擊大陸遊客如出一轍。《蘋果日報》抹黑內地遊客說:「在苛政之下培育出大陸眾多鑽空子、貪便宜的刁民,他們鑽零團費的空子來香港享受免費或廉價的旅遊,但就是不購物或少購物。」《自由時報》辱罵大陸遊客說,「中國觀光客生雞蛋的無放雞屎的有」,意指大陸遊客不消費。但是,2003年開放自由行以來,內地遊客累計突破8,900萬人次,總共為香港帶來840億元的經濟收入,內地遊客怎可能不購物?台灣「陸委會」2011年2月7日公布,台灣於2008年7月開放大陸旅客直接赴台觀光,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大陸旅客赴台觀光人數達182萬人次,台灣開放中國大陸旅客赴台觀光兩年半以來,大陸旅客呈持續穩定成長,粗估為台灣觀光相關產業帶來超過910億元新台幣的外匯收益與商機。可見,大陸遊客怎可能「生雞蛋的無放雞屎的有」即不消費?可見,《蘋果日報》對內地遊客與《自由時報》對大陸遊客的抹黑,是毫無根據的。
問題的根源在於「零團費」及「低團費」
香港作為法治社會,導遊與遊客打架事件必須循法律途徑、依照法律程序解決問題,香港旅遊業出現的問題不應政治化,而應實事求是地解決。實際上,被控於公眾地方打架的一對內地夫婦及一名香港女導遊,2月7日已在九龍城法院獲控方不提證供起訴,裁判官判各人自簽1,000元擔保,守行為一年,不留案底。旅遊業議會已經向涉及事件的友佳旅行社發出通知,要求在14日內提交報告。但事件卻峰迴路轉,香港導遊與安徽遊客打架事件發生之初,眾矢之的都是友佳旅行社和導遊「劏客」而惹起公憤,而旅行社爆出張勇收12萬元「掩口費」後,成功把視線轉移。但如此「私了」,有妨礙司法公正之嫌。此舉亦可能是一道怪招,試圖終止旅遊業議會繼續進行調查,因為客人已經白紙黑字聲明滿意服務。
問題的根源在於,香港旅行社用「零團費」及「低團費」做誘餌,以「零底薪」要脅導遊強迫內地遊客購物,從中拆佣圖利。除了本地的監管要加強外,亦在於內地方面對當地組團旅行社的監管不足,不少深圳中小型旅行社以廉價組團,然後轉賣「豬仔團」給香港旅行社。香港方面有50多家屬於「零團費」及「低團費」旅行社,靠買「豬仔團」強迫遊客購物來創造利潤。現時香港旅遊業內有5,000名導遊,當中有約200名是「刀手」,專門帶團到指定店舖購物。由於「刀手」有限,旅行團的接機、行景點、購物都由不同導遊負責,令「刀手」可分身到各團隊「劏客」。
香港旅遊業界其實曾將「零團費」及「低團費」的模式,應用在東南亞旅行團、以至歐美旅行團上,但在歐美行不通,歐美百貨公司和商場都是明碼實價,可賺佣金有限,歐美旅行社也不接受「劏客」的遊戲規則。就算是較為落後的泰國,也沒有遇上香港「劏客」的情況。目前,泰國對香港客團有每天不少於350港元的最低消費標準,去台灣的香港客團也有每天1,000元新台幣的消費標準。此類硬性規定每天最低團費的做法本港旅遊業議會亦應加以借鑑,強迫購買劣貨其實無異於橫行欺騙詐取。
應禁止以低於成本價接團
今年2月1日起,旅遊業議會正式推出「新十招」,以防止強迫購物、貨不對辦等接待內地廉價團的行為發生,其中一招是讓旅遊業議會有權要求相關旅行社交出文件,調查旅行社是否違規以低於成本價接團,這招應徹底落實,才可從根本上改變「劏客」的遊戲規則。同時,特區政府及旅發局應積極與國家旅遊局溝通,禁止內地旅行社用「零團費」及「低團費」做誘餌組織「豬仔團」,然後再轉賣「豬仔團」給香港旅行社。
由於「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成千上萬來港的內地遊客中,難免極少數遊客有不文明的表現。但這極少數遊客有如害群之馬,嚴重損害了廣大內地遊客的形象。中央文明辦與國家旅遊局曾公開徵集《中國公民旅遊十大不文明行為》,並實施「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劃」。近年來,內地遊客的旅遊文明質素大有改善。由於出現導遊與遊客打架事件中像安徽遊客張勇那樣有「遊霸」之嫌的人,以及3名遼寧遊客涉嫌打傷澳門導遊,所以「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劃」仍然需要加強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