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熾華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副理事長
衡量一份政府的財政預算優劣,不是以它派出多少錢、滿足大眾一時需求為標準,而是以它是否經反覆比較、推敲考量而得出,是否符合「應使則使」及「量入為出」的原則,這才是評判優劣的標準。評論者若也以理性看待今次預算案,則會更客觀、更理解這是用心良苦之作,是細密權衡利弊之作,是值得肯定的一份財政預算案。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2011-2012年財政預算案公佈了,總的反應似乎貶多於褒。貶的原因多是因為沒有「派糖」,若真金白銀一下子派到手,可能就掌聲熱烈,褒多於貶。但是,作為理智、冷靜、有經驗的理財人,他理的不是個人的財,而是事關七百萬港人休戚與共和香港繁榮穩定的財政,能不謹慎、保守、前瞻嗎?設若個人之財,也只有少數「瘋子」才會在數天之間把領來的月薪一下子花光,其餘時間就去街頭乞討,嗟來之食,終會人格盡失連命都喪。中國人理財有理財的原則,這就是居安慮危,故即便是2008年金融海嘯,我們任由風浪起,穩坐釣魚船;而美國,慣於先使未來錢,弄得負債纍纍,全國「雞毛鴨血」。
理性理財是評判要旨
以今次沒有退稅被批評最多為例,退稅讓納稅人有錢落袋,皆大歡喜會獲得掌聲。但退錢的結果是增加消費意慾;增加消費給經銷商提供加價機會;你加我加就將原本已經通脹了的指數推向新高峰,反而讓退回的錢不見使而貶值。再說,退稅的釐定標準一定,會使一部分人脫離稅網,使本港原來稅基狹窄變得更加少稅可抽,影響政府稅收。稅收既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未來用之於民豈非更捉襟見肘?這就是理性的考量,大家應該理解。
又以為強積金每戶注入6000元為例,有論者稱是「望梅止渴」、「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予以否定,這也屬短視之評。若將6000元「派糖」,很快就用光;但留著慢用,它鼓勵儲蓄,也可以增值。這恰如每年給孩子的「利是」,家長都鼓勵儲存起來。6000元並非虛妄「望梅」,而是實數;6000元不是「遠水」,而是水庫中的山泉,誰都同意蓄水防旱。由此觀之,財政司的研判就更具合理性,更有前瞻性。
預留之所以必要,與派出是同等重要的。對98年亞洲金融風暴政府動用1,200億儲備擊退「國際大鱷」進攻、捍衛港元;2008年動用1000億刺激經濟,使經濟復甦,渡過金融海嘯;為港人在銀行存款作百分百擔保,讓港人心安,賴的就是財政儲備。就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言,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去年12月調高香港評級由AA至AA+,同時也確認長期港元信貸評級為AA+,前景穩定,是因為香港財政狀況良好,公共開支穩健。如若像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用光儲備,香港將一樣亂象頻生,怨聲載道,會怪財政司理財的不謹慎、不理性了。
評論者若也以理性看待今次預算案,則會更客觀、更理解這是用心良苦之作,是細密權衡利弊之作,是值得肯定的一份財政預算案。
務實理財也體現其中
許多數字不必贅引,說無「派糖」也不符合事實。光是調高供養子女、父母、祖父母免稅額各20%,公屋住戶免租金兩月,綜援戶及生果金出「雙糧」,向近400萬打工仔強積金戶口每人注入6000元,還有免差餉1500元、電費津貼1800元,合共開支400多億,這不是「糖」嗎?說「不體恤民困」完全沒根沒據。新預算案的務實、善用儲備,正說明理財者的前瞻和眼下兼顧,理性和求實並慮,故可評為是一份理性務實的財算案。
這也就為下一屆新財政司理財立下了規矩和良例:個人掌聲和榮辱事小,香港的整體利益事大;評論者若以「派糖」的做法居次,理性和務實的考量為先,則能在理財上取得交匯點,官民的和諧也將更上層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