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民進黨不可迴避「一中原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4]     我要評論

胡忠信 台灣政治評論員

 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新論述無法滿足島內中間選民、北京的認可,在選舉關鍵時刻,民進黨要獲得50%以上的選票,並不是容易之事。只要民進黨依違其間、瞻前顧後,不願對「一中原則」有所表態,民進黨要重新執政依舊困難重重,馬英九的連任機會仍然很大。

 距2012年立委、「總統」大選還有整整一年,由於馬英九政府在兩次縣市長的「期中選舉」已流失了220萬票,國民黨與民進黨又回復到2004年五五對比的局面,已跌到谷底的民進黨士氣又逐步回升,既然有再度執政機會,有意角逐大位者在春節過後也蠢蠢欲動,其中尤以「舊天王」的呂秀蓮、蘇貞昌、謝長廷動作愈來愈大,然而掌握黨主席的蔡英文畢竟擁有「主場優勢」,如果以「全民調」定奪,蔡英文可說十拿九穩,極有可能成為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

詮釋兩岸論述 爭取中間選民

 為了展現執政的企圖心與號召力,民進黨上述「四大天王」就在兩岸政策上互相較勁。由民進黨中央成立的智庫將於2月23日掛牌成立,由蔡英文擔任董事長,新潮流系龍頭吳乃仁擔任執行長,智庫主要工作就是提出政策綱領,替蔡英文量身打造,作為角逐「總統」的政策白皮書,其中尤以「大陸政策論述」為「十年政綱」的核心,希望透過重新詮釋的兩岸論述,對內可以爭取中間選民的轉向支持,對外可以獲得北京、華府當局的理解。由於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尚未明朗化,各方自然把2月23日的智庫相關活動視為指標之一,而蔡英文的談話也將被檢驗與解讀。

 三年前「總統」敗選後的謝長廷曾表示「退出政壇」,但看到馬英九政府聲望低落,謝長廷已做出「重回政壇」動作,除了謝系子弟兵紛紛投入立委初選以外,謝長廷也拋出「憲法各表」的風向球,這是延續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兼任民進黨主席的一貫思維,也就是將「憲法一中」加以改造,重新以「憲法各表」的新名目出現。由於「憲法一中」、「憲法各表」無異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獨派」團體強烈反彈,揚言將杯葛謝系子弟兵的黨內初選,雖然「台獨」基本教義派反彈激烈,但輿論卻予「憲法各表」正面評價,認為不失為國民黨版「九二共識」以外另一個具有理性、前瞻且務實的說法。

 野心勃勃且動作不斷的呂秀蓮,當然不會以「前副總統」身份為滿足,她除了接受專訪,不排除赴大陸訪問以外,就是提出「九六共識」說法,一方面既不完全否定「九二共識」,但又強調1996年首次台灣「總統」大選的正當性,意圖在國民黨版的「大陸」論述與「台獨」意識之間找出一個折衷點。呂秀蓮已表明以蔡英文為第一假想敵,儘管她黨內串聯動作愈來愈大,但形勢比人強,「兩個女人的戰爭」較勁之下,呂秀蓮要擊敗蔡英文的勝算不大,因此呂秀蓮版的「九六共識」並未得到輿論或黨內主流的熱烈迴響。

 蘇貞昌在台北市長一役敗下陣來,似乎並沒有放棄再戰「總統」大選的意向,蘇貞昌除了替立委補選站台以外,也提出「台灣共識」說法,其內涵是以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要精神,強調「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但左看右看蘇貞昌的「台灣共識」,除了漂亮的口號與詞藻以外,並未見任何具體的兩岸論述,無怪乎謝長廷隔空反嗆,譏諷蘇貞昌「未能處理一中各表的問題」,學者施正鋒乾脆撰文批評蘇貞昌「過於抽象,有說等於沒說」。

兩岸政策不能跳脫「一中原則」

 2008年5月馬英九政府能與大陸當局恢復「兩會協商」,正是奠基於雙方共同認可的「九二共識」,也就是對「一個中國原則」採取「創造性模糊」的「各自表述」,雙方各取所需,各自解讀,但基本上並未脫離「一中架構」。民進黨已表明不接受「九二共識」,認為這只是國共之間的「共識」而已,民進黨沒理由加以延續,問題是民進黨如果「另起爐灶」,要提出讓北京可以接受的論述,勢必不能跳脫「一中原則」,也就是不可迴避「一中架構」,否則北京必然對民進黨抱有敵意,雙方根本無政治或檯面上互動之可能。

 在民進黨各種論述之中,除了蔡英文的意向尚未明朗化以外,就以謝長廷版的「憲法各表」最具前瞻且可操作性,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自己提出「一中歐盟」模式,但也讚揚謝長廷不愧是民進黨的智多星,努力替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解套。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由於陳水扁的鋌而走險,兩岸關係陷入頓挫,陳水扁也被北京視為「麻煩製造者」,台灣內部中間選民轉而支持國民黨,使馬英九得以高票當選「總統」。

 如果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新論述無法滿足島內中間選民、北京的認可,在選舉關鍵時刻,民進黨要獲得50%以上的選票,並不是容易之事。只要民進黨依違其間、瞻前顧後,不願對「一中原則」有所表態,民進黨要重新執政依舊困難重重,馬英九的連任機會仍然很大。

相關新聞
無法維持治安 如何推行民主 (2011-02-24)
民進黨不可迴避「一中原則」 (2011-02-24)
頂天立地:人民不會答應 (2011-02-24)
民筆聊生:小型工程的「一厘米主權」 (2011-02-24)
美國運用互聯網的雙重標準 (2011-02-24)
來論:一場虛擬和拙劣的反華鬧劇 (2011-02-23)
廿四味:馮檢基立軍令狀 黃毓民敢應戰乎? (2011-02-23)
美國對中東局勢控制力減弱 (2011-02-23)
田園快語:強化直資監管 確保運作回正軌 (2011-02-23) (圖)
莫選「阿Q」議員 香港有福 (2011-02-23)
G20財長會議令美如意算盤再落空 (2011-02-23) (圖)
明辨是非:恢復定期賣地增住宅供應 (2011-02-23)
冷眼向洋:中近東動盪局勢 改變亞歐地緣政治 (2011-02-22)
政經多面體:規劃儲備運用 減輕派錢壓力 (2011-02-22)
西方走廊:諜報王國白養百萬蛀米蟲 (2011-02-22)
反對派死不妥協 交津不斷拖延 (2011-02-22)
「創意思維」看奶粉荒 (2011-02-22)
志強時評:旅遊業出現的問題不應政治化 (2011-02-22)
把脈香港:交通津貼計劃如何調適 (2011-02-22)
指點江山:「中東波」不可能在中國重演 (2011-02-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