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生命中的樂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3-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陶弘景畫像。 網上圖片

龔敏迪

 錢鍾書懷疑:清人鄭文焯在《半雨樓叢鈔》中稱「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一語見諸陶弘景的《上梁武帝論書》,另外董其昌的《容台集》謂陶淵明也說過「若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兩說皆是訛傳。他認為,此話應該出自唐人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若復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但他的依據是陶弘景的《與梁武帝啟》中沒有這句話,並不是《上梁武帝論書》。《梁書.處士傳》以及《南史》中提到陶弘景的很多著作,今天都早已經看不到了,清人能看到的,今人也未必能看到,所以下這個結論似乎為時過早。況且二陶生活的年代較近,完全有可能是張彥遠引用了前人流行的話。

 陶弘景是一生經歷南朝宋、齊、梁三個朝代的飽學之士。他在讀《詩經》「螟蛉有子」一段時,覺得說蜾蠃把螟蛉的幼蟲銜回窩裡,然後就變成自己的樣子的說法有問題,查了很多書以後,卻發現無非是互相抄書而已。於是,他來到庭院裡找到一窩蜾蠃。經過細心的觀察,他終於發現,那螟蛉幼蟲並非用來變蜾蠃的,而是蜾蠃銜來放在巢裡,只是為自己產下的幼蟲儲備下了「糧食」而已。這種他人看來似乎是無益之事的事,卻正是他生命中的樂事。

 也許有些人覺得:生命的旅途很寂寞,目的地也很冷清,所以需要帶上很多行李。南宋奸相賈似道也喜歡「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這句話,所以他寫的書為《悅生堂隨鈔》。可是他所用來「悅生」的卻是操弄權術,誤國殃民,最終得到的是百世罵名。與賈似道的無益相比,陶弘景所做的,在很多人看來似乎也是無益的事,但雖然不至於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卻不僅充實了他的生命,還給後世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齊永明十年他決意出行歸隱。於是掛朝服於神武門鹿市後,他的好友王晏對他說:皇上治事甚嚴,不准許臣屬作離奇之事,你這樣不辭而別,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來,反而達不到你的目的。於是他上表說:自己所學也不是為了利祿。因此常想回歸大自然,過田園生活,領略自然之美。所幸,齊武帝對他說的「養生修道」給予了支援,但無論是他的朋友王晏,還是齊武帝,應該都是把他的歸隱看作離奇而無益之事的。

 梁武帝稱帝之後,想讓不肯出山的陶弘景出來當官,他問陶弘景:山中有什麼,為什麼不肯出山?陶弘景寫了一首詩,後畫了一幅畫作為回答。詩中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畫上則是兩頭牛。一頭散放水草之間,自由自在;一頭鎖著金籠頭,被人用牛繩牽著,並用牛鞭驅趕。梁武帝看了詩和畫,什麼都明白了。但他們之間仍然書信不斷,還常討論朝廷中的大事,所以人稱「山中宰相」。生當魏晉南北朝後期長期混亂中的陶弘景,畢生在假、惡、醜的環境中閃躲騰挪,關起門來小心翼翼地躲避之餘,無論在思想、文學、書法、醫學、煉丹等領域都取得了多種多樣的突出成就。

 歷史在時間的迷霧中流淌了幾千年,芸芸眾生中有多少人真正在做有益之事呢?陶弘景在醫學方面,則沉醉於《本草經集注》、《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藥總訣》等書的編撰;在道教、曆算、養生、詩文方面則有《真誥》、《導引養生圖》、《天文星算》、《華陽陶隱居集》等著作存世;書畫則有《二牛圖》、《山居圖》、《瘞鶴銘》。化學上,他的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是世界化學史上鉀鹽鑒定的最早記錄;《本草經集注》則是我國醫藥學史上對本草學進行系統整理,並加以創造性地發揮的第一本書。這就是所謂「悅有涯之生」的「無益之事」,雖然由於時代的局限,他的「神仙之術」等固然不可取,但比起那些趨炎附勢,追求所謂尊榮顯貴,最後被弄得身敗名裂,或者昏昏噩噩,只追求吃喝玩樂,實在是有意思而且有益多了。除了很多人認為有益的事以外,其實跳出令人乏味的圈子,可以發現:還有更多被人認為無益,而實際十分有益的事情,是完全可以成為各自生命中無盡樂事的。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傾聽多種意見 (2011-03-02) (圖)
古今講台:兔子不會跑輸烏龜 (2011-03-02)
亦有可聞:以書益智 (2011-03-02)
豆棚閒話:生命中的樂事 (2011-03-02) (圖)
生活點滴:採蘑菇的日子 (2011-03-02) (圖)
詞話詩說:I LOVE HK (2011-03-01)
豆棚閒話:打噴嚏這件事 (2011-03-01) (圖)
心靈驛站:和親愛的花草樹木們在一起 (2011-03-01) (圖)
歷史與空間:歷史不是太正經 (2011-03-01) (圖)
歷史與空間:試談黃偉文粵語流行歌詞的雙關用法 (2011-02-26) (圖)
生活點滴:情人節,那支永不凋謝的玫瑰 (2011-02-26) (圖)
文化觀察:捷 徑 (2011-02-26) (圖)
文化觀察: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的「最佳性價比友誼」 (2011-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明偽太子案 (2011-02-23) (圖)
古今講台:蔡京只是奉命題詩 (2011-02-23)
開卷有益:職場長青的秘訣 (2011-02-23) (圖)
豆棚閒話:段子中的現實 (2011-02-23)
亦有可聞:傳單 (2011-02-23)
歷史與空間:「五十年之後」 (2011-02-22) (圖)
人文世相: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2011-02-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