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強 廣東省政協委員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十二五」明確提出,要「深化粵港澳合作,落實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定,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有關定位,不僅把粵港兩地合作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更有助雙方加強合作,為香港帶來巨大發展機遇。香港確實應該發揮自己所長,真正與珠三角做好分工合作,爭取共贏。
關鍵點在於某些香港人仍沉湎在昔日的「龍頭」身份,顧盼自豪之餘,卻不覺識整體環境已出現翻天變化。「北望神州」,他們不甘心;面對珠三角崛起,他們驚呼受挑戰。以至最近當國家宣佈深圳的前海地區會發展金融服務業,他們立即大呼小叫,說深圳要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深化粵港合作 倡導先行先試
這裡有些資料,可以同大家分享。在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一年多的時間,珠江三角洲九個城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順德、珠海、惠州、肇慶),變成了更具發展前途的「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在這片面積約四萬平方公里、人口4200萬、經濟總量約佔全國一成的珠三角土地上,統籌進行著真正的區域合作,各城市積極發掘自身優勢及探索在珠三角棋局上的新定位,並且進行互補性合作,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
在新一輪發展中,佛山正朝著機械裝備、新型平板顯示產業集聚區和金融服務區的目標前進,中山則摩拳擦掌要打造臨港裝備製造、精細化工和健康產業基地,江門則對準先進製造業重點發展區而去。相鄰的城市亦不再為了同樣的產業爭得頭破血流,深圳電子業配件生產以惠州為後方基地,分工合作;廣州的汽車產業也與佛山協作,帶動了佛山300多家汽車配件企業。
日前,廣東再度出手,全省將投資近兩萬億元,規劃建設交通、能源、水利、資訊化四類重大工程共150項;珠三角地區九市將初步實現基礎設施、產業佈局、基本公共服務、城鄉規劃和環境保護「一體化」。
部分香港人眼中的「窮親戚」,現在已經「肥到漏油」。誠然,香港仍然擁有自己的優勢,不應妄自菲薄,但也不容自視過高。香港確實應該發揮自己所長,例如金融業,專業服務等,真正與珠三角分好工,確實做好區域合作,爭取共贏。
本港金融業須向內陸省區輻射
以金融中心為例,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指出,廣東全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強調廣州、深圳均不謀求,也沒能力謀求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只會全力與香港合作,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因此,廣東方面期待,香港金融業能將更多的後勤業務放在廣東,並通過廣東向內地輻射,尤其是對一些有創新的金融衍生產品,可爭取中央支持在廣東試行。汪洋指出,國外出現金融危機是創新衍生產品過度,但內地卻是創新不足,故有與香港金融業合作空間。
事實上,如何充分利用廣東低成本優勢,爭取把一些香港金融業的後勤服務,外包服務等工序放在廣東,再向內陸省區輻射,這才是香港金融業的出路。香港交易所與深圳證券所有否合作空間,廣州能否設立珠三角債券與期貨交易所,形成三地金融互動合作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