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
今年元月,胡錦濤對美國進行了4天的國事訪問,使兩國經貿合作取得歷史性突破。西方媒體認為,中美一次過簽訂600億美元訂單,既是北京送給美國的驚喜,也是給全球的一份「厚禮」。元月21日,中美在芝加哥舉行的「中美經貿合作論壇暨項目簽字儀式」上,超過700名中美企業家參加,兩國在電子、家電、能源、高新技術、農產品等領域簽署了60份極具前瞻性的經貿合作協議。美國企業代表表示,面臨經濟復甦遙遙無期,為中美合作叫好,並翹首期望有更多來自北京的訂單。
據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披露,為配合胡錦濤訪美,中國專門組織了2個貿易投資促進團,所屬的7個分團分赴美國的大江南北開展經貿活動。20日再會聚芝加哥,隨後中美企業家開展對口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已簽署的各類商業和投資協議中,其中清潔能源領域就一次簽約200億美元,顯示兩國在該領域合作的巨大潛力。而價值19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採購訂單,為西雅圖帶去了北京的暖流。在這次巨額貿易訂單中,中國購入的美國商品遠遠超過美國購入的中國商品。
對華歧視造成巨額貿差
2010年,中國進出口貿易達到歷史新高的3萬億美元,順差僅為1831億美元,且全部來自對美國的貿易。換句話說,中國全年的貿易順差99.99%與美國貿易產生,對其它國家的貿易基本上沒有順差。中美貿易之所以出現如此巨額順差,完全是美國一手造成的。幾年來,美國對中國貿易一直存在嚴重的歧視狀況,他們所謂的「制裁中國貿易法案」、嚴禁軍用品對華出口、將中國排除在美國貿易優惠國家之外,導致了中美貿易的嚴重失衡。
過去10年,中國商品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近萬億美元,成為美國企業全球利潤的最大貢獻者。30年來的事實更加證明,美國老百姓非常需要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作為美國政府理應順應潮流,也出口更多美國商品到中國。但華盛頓卻總是限制美國商品出口中國,是用印鈔廠生產的「商品」,而不是用美國貨進行公平的貿易,結果自食其果,出現巨額逆差。解決中美貿易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開放美國高科技商品進入中國,而不是靠「向人民幣施壓」、「迫人民幣升值」。
巨額商購為世界作貢獻
中國不僅對美國進行大規模商業採購,同樣對印度、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實施公平對等貿易。近幾個月來,中國借領導人出訪之機和相關國家簽署的經貿額超過千億美元,就是最好的例證。去年底,溫家寶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隨行的400名中國商界代表就和印、巴兩國簽署了45項涉及電力、醫藥等領域,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貿易。今年初,李克強訪問西班牙、德國、英國,隨行的商界代表同樣大展宏圖,分別與上述國家簽署了75億、87億和47億美元的巨額貿易。
中國向相關國家簽署巨額貿易大單,說明北京的貿易活動是以相互國家的利益為第一宗旨。對中國來說,用龐大的外匯儲備購買老百姓需要的商品是物有所值,也有利於中國和相關國家的貿易平衡。中國目前需要並希望進口更多技術含量高、對國內市場產生競爭壓力的外國商品,以促進國內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產業升級。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已經持續了多年,中國在這個時候和相關國家屢簽貿易大單,對刺激世界經濟復甦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