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在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大地震一個月之際,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全球多份報章,包括中國的《人民日報》、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刊登親筆簽名感謝信,多謝各國對日本的支持。信件以「紐帶」為題,指海外朋友的援助給予他們莫大勇氣,無論是一碗熱湯,還是一張毛氈,都溫暖很多人冰冷的心。菅直人指,依靠國民的潛力及國際社會的協助,日本一定能夠重生及復興,更加繁榮昌盛。
據悉,自日本「3.11」地震發生以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0個國際機構、眾多非政府組織及世界各國人民對日本表示了慰問,並通過捐贈賑災款等方式先後向日本伸出了援手。
《人民日報》刊謝函 強調將報答各方人士
對此,日本首相菅直人連日來陸續向包括中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的主流媒體發表感謝信,感謝各國對日本的賑災援助。感謝信刊登在中國《人民日報》使用了半個版面;在韓國《朝鮮日報》內頁,約佔三分之一篇幅。另外,中國《環球時報》和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也刊登了該封感謝信。
菅直人說:「在被地震後的海嘯洗劫一空的地區,曾經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食物,甚至於聯絡中斷。此時海外朋友們的援助,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勇氣。 一碗熱湯、一條毛氈,給處於寒冷中的身心提供了一份溫暖。搜救隊奮力地在街道的瓦礫堆中找尋同胞。醫療隊忘我地為受傷的身心提供治療。」
同時,他代表日本國民對世界各國表示衷心感謝。菅直人在信中兩度向世界各方人士表示感謝,並稱:「日本必能重生、復興、更加繁榮昌盛,依靠國民的潛力與國際社會的協助,一定能夠實現。屆時將報答世界各方人士的溫馨援助。」
據了解,在日本地震後,中國政府進行了緊急援助,捐贈了2萬噸燃油,中國的三一重工也無償捐贈了重型泵車,以解東京電力燃眉之急,更有許多普通民眾拋開歷史情感進行了捐款。據統計,中國的援助在各國援助中所佔比例最高。
施援不帶條件 華受國際好評
事實上,數十年來中國一直在給予其他國家力所能及的幫助。1950年以來,中國向亞洲、非洲、東歐、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區的160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幫助受援國建成了近2000個與當地人民息息相關的各類項目,約10萬名各國官員及管理技術人員來華參加培訓和研修。自1963年以來,中國先後向亞、非、拉和東歐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援外醫務人員約2萬人次。中國還多次對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的國家即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同時,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不附帶苛刻條件、不干涉受援國內政、注重發展和民生的實效,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和好評。
日本東北部海域3月11日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截至當地時間4月10日19時,大地震及海嘯已確認造成13,013人死亡、14,608人失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