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經人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經人語:派錢方案初定 9月登記長者優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03]     我要評論

李自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修訂財政預算案,決定向全港所有18歲或以上的永久居民派發6千元現金,許多市民都對這筆「抗通脹」津貼引頸以待,期望政府可以早日定出派發的方案和日期。官場老友透露,財爺就派錢方案已有初步定案,並有意趕在立法會本年度最後一次財委會會議(7月8日)上,申請約360億元的撥款。特區政府計劃採取先登記、後派發的模式,最快於9月份開始讓市民登記,希望可在數個月內完成登記工作,並於年底前向首批已登記長者派發6,000大元。

 全城熱盼6千元,但始終是歷史性派錢,財爺不能不謹而慎之。特區政府早前一直對如何界定18歲和居港7年的資格劃線,及如何向海外香港人派錢等難題進行研究。據了解,當局已對這些問題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並將於短時間內公布派錢的具體方案,讓市民可以盡早知道派錢的時間和相關安排。官場老友坦言,當局早就表明派錢資格劃界傾向採取宜寬不宜緊的原則,就是希望令盡量多的市民符合資格,可以受惠於這個首次大型派錢紓困措施。

無銀行戶口 郵局登記派發

 派錢時間表亦初有定案,老友向自明透露,當局最快會於下星期的財經事務委員會,向議員解釋有關派錢的具體方案,稍後便會向財委會正式申請有關撥款,並趕在本年度最後一次財委會會議上作審批,以便於暑假後可開始下一步的登記工作:「當局計劃於暑假期間,先向市民宣傳有關登記的程序,讓市民對登記方式有充分了解,最快可於9月份開始進行登記工作。」

 據悉,所有合資格的人士可通過在本港主要零售銀行的戶口進行登記,以長者優先為原則,而沒有銀行戶口的合資格人士,當局則傾向通過郵局登記派發。至於在海外的合資格人士,只要擁有香港主要零售銀行的戶口,亦可登記申領有關款項。

年底前開始「派錢」 數月完成

 財爺推出有關派錢計劃已有2個多月時間,但不少市民已十分著急,希望可以盡快獲得有關撥款。有些地區老友亦向自明打聽有關派錢的消息,「好多居民都知派錢有好多程序要解決,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但他們還是很想政府可以給出一個確切的派錢時間」。如今既有登記時間表,亦有年底前開始「派錢」的承諾,加上「幾個月內」完成派錢的意向,地區老友笑言:「總算可以向街坊有個交代,不會被問到口啞啞。」

 有熟悉派錢程序的政壇高人則坦言,特區政府並非刻意「拖延」,實則派錢安排必須要考慮周詳,避免在派發過程中出現紕漏。他以澳門首次派錢的經驗為例,「當時澳門政府也用了差不多1年時間去籌備」,還趕上好時機,利用當時正進行的全民更換身份證之便,為所有合資格的澳門居民作登記。不過,香港目前沒有同類的情況,因此便需要另想辦法,為合資格市民進行登記,最後決定找來主要零售銀行協助大家進行登記工作,務求派錢「派得其所」,亦不會反成擾民之舉。

相關新聞
政經人語:派錢方案初定 9月登記長者優先 (2011-06-03)
政經人語:李卓人「拖工論」被轟涼薄膚淺 (2011-05-27)
政經人語:公民黨圖洗脫拖垮港基建罪名 (2011-05-26)
政經人語:白鴿谷議員怢 圖炒熱區選救民望 (2011-04-22)
政經人語:隱形原告大狀黨 以小博大攪亂局 (2011-04-21)
政經人語:司法「擴權」 威脅行政主導 (2011-04-20)
政經人語:考察美加多留10天 大蝶簿A公訪忙私 (2011-04-15)
政經人語:新舊丐幫鬥激搶鏡搶選票 (2011-04-01)
政經人語:為最低工資上馬 勞方拖拉拗「飯鐘錢」 (2011-03-29)
政經人語:新民黨恐打自己友 白鴿黨圖渾水摸魚 (2011-03-25)
政經人語:搶鹽防核可笑 造謠牟利可誅 (2011-03-18)
政經人語:財經專家:全民退休保障須三思 (2011-03-15)
政經人語:港府檢討財案風波 未來加強「政治理性」 (2011-03-10)
政經人語:政府擬3招應對議員暴力 (2011-03-08)
政經人語:反對派姑息暴力 香港恐淪九反地 (2011-03-04)
政經人語:反對派昧心助長暴力 動搖香港價值 (2011-03-03)
政經人語:李華明言退交棒李耀基 大佬另撐胡志偉 (2011-02-10)
政經人語:發叔棄戰鄉事會 續選鄉議局主席 (2011-01-26)
政經人語:導遊新春不罷工 業界喜大局為重 (2011-01-25)
政經人語:湯家驊爆料:黨魁梁選橫頭磡 (2011-01-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經人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