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葛輝提交立會的文件中突又改口,推翻自己對劉太曾作政治施壓的說法,稱劉太並無對他施加任何政治壓力。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前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葛輝聲稱在「上網學習支援計劃」遴選過程中受政治因素影響而請辭,立法會今日會再舉論有關問題。不過,葛輝的證辭不斷自相矛盾,如最初稱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的劉吳惠蘭並無干預,後突改口又稱劉太曾作「政治干預」。劉太就此向立法會發表嚴正聲明,批評葛輝所謂的施壓和干預講法全無事實理據。弔詭的是,同一時間,葛輝在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中突然又再改口,推翻自己對劉太曾作政治施壓的講法,稱劉太並無對他施加任何政治壓力,三改口風,其誠信令人懷疑。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今日會舉行特別會議,繼續討論「葛輝事件」。委員會主席黃毓民昨日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柏志高,前資訊科技辦公室副總監、現任特區政府駐華盛頓經貿辦事處處長蘇植良,及財政司司長政治助理葉根銓等都會出席會議。
先指劉太無干預後改口
就是次會議,葛輝近日再就「上網學習支援計劃」事件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文件,而在最新一份文件中,他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4月初,葛輝在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中曾說,劉太從未對他施加壓力,要他作出不當行為,但在5月26日提交的文件中又稱,劉太曾向他表示「最好的結果是某機構的成員可以上門敲門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優惠」,並於5月30日就有關言論向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提交法律誓章。
被揭全權評審再次「轉𡟼」
正在養病的劉吳惠蘭昨日向立法會提交的聲明中,狠批葛輝對她在事件中的表述有兩個說法,不但前言不對後語,自相矛盾,且完全不合邏輯,並強烈否認曾作有關「某機構的成員可以上門敲門」的表述。整個「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包括其涵蓋範疇,徵求建議書的過程,評審準則和計分辦法都是由作為撥款管制人員及葛輝負責設計和訂定。而評審小組的組成和成員的任命也是由葛輝挑選和決定,並無徵詢常任秘書長(通訊及科技)或她的意見,或須得到批准。
劉太強調,自己在整個過程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沒有參與,所收到的遞交建議書,以及評審小組成員填寫的報告和評分,由始至今從未呈交予她過目,她亦從未要求查看。
指劉太一直嘗試公正處理
在劉太發出聲明同日,葛輝突然第三次改變口風,在文件中稱自己並未感到劉太曾對他施加政治壓力,反指劉太一直嘗試公正地處理有關問題,又承認謝曼怡上星期讀出的劉太聲明「從技術上是正確的」(technically correct),並聲言劉太曾向他告知有關政治壓力的問題,但拒絕指示自己選擇信息共融基金會獨立負責有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