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想起盤古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20]     我要評論

 ■吳羊璧

 我對盤古氏特別有興趣,因為我小時就聽母親說盤古氏。

 不知道現在香港的家庭中,還有沒有大人給小孩講故事的習慣,如果有,是不是也講盤古氏開天闢地。這種在家庭中給小孩講故事的方式,是一種書本以外的傳授,也就是民間流傳的主要方式。我希望現在香港的小孩仍然在聽家中大人講盤古氏之類的故事。

 袁珂研究中國神話,是專家。他著有《古神話選釋》一書,專談中國古神話,一開始就說盤古,然後才是女媧。盤古與女媧,都是上古傳說的神話人物。女媧創建了人類社會,盤古則開天闢地。

 相信世界各民族,都會有人在想:這個人類社會是怎樣來的呢?大家各各會有自己的傳說故事。在中國,三國時期吳人徐整著有《三五曆紀》一書。這本書已經佚失。唐代歐陽詢等奉命編修《藝文類聚》一書,可以說是那時的百科詞典吧,在那時的一千四百多種書中採集資料。《藝文類聚》一書尚存,所以我們可以從書裡見到許多古書的摘錄。在這部書中,引了徐整的《三五曆紀》這樣講盤古——首先是說到開天闢地時的情況:「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我們現在知道,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有數不清的星系。我們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是無數星系中的一系。所以,我們現在所知的天與地,並不是在「渾沌如雞子」的樣子中開闢出來的。太陽系以及它所處的大宇宙,到底怎樣形成,實在難去想像。那麼,還是回到盤古的傳說,說是在「渾沌如雞子」的情況中,由盤古開闢出來。那麼,到底「渾沌」是怎樣的一片實體,盤古又是怎樣在其中開闢出一個天地來?這是一個非常瑰奇的想像,很吸引人。盤古用了萬八千年來開闢,即使盤古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族,那也都是難為他們了。

 這個問題,屈原在《天問》中就已經問過:「邃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個問得好又無從查考解答的問題。

 寫《三五曆紀》的徐整,是三國時的吳人。徐整不是這些神話的創作者,他所紀錄的是二千年前那時他聽到的神話傳說。他記錄的那些神話毫無疑義是幾千年前,甚至萬古前流傳下來的。反映出古時人類就在開始思考探索這個極古老的問題。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但我在這些神話傳說中,對盤古特別有興趣。這只是一個個人的理由,就是記得小時候從母親口中聽說了盤古氏。而且,我覺得,說人類社會是由人(盤古也是人)歷經長久的時間創建出來的,總比傳說是什麼神明賜給的要好,又親切。人類社會,就自然是人類創建的。

 盤古這個形象,不只是人的形象,又具有神的形象。他怎麼能夠那麼長時間(萬八千歲)都在開鑿這個「雞子」呢?天地高了,他怎麼也能不斷地長高呢?天地開闢出來了,他又怎樣呢?原來他又化為萬物,因此我們仍生活在盤古的懷抱中。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緬懷法海奇葩——弘一大師 (2011-07-20)
來鴻:中國優美深邃的荷文化 (2011-07-20)
古今講台:想起盤古氏 (2011-07-20)
心靈驛站:那些又痛又暖的往事 (2011-07-20) (圖)
人文世相:阿米甚人 (2011-07-20)
歷史與空間:非禽非獸真禽獸 (2011-07-19) (圖)
豆棚閒話:「未察虛實」 (2011-07-19)
亦有可聞:官 癮 (2011-07-19) (圖)
詞話詩說:雞蛋愛石頭 (2011-07-19)
歷史與空間:楊絳百歲心不老 (2011-07-16) (圖)
來鴻:濕之韻 (2011-07-16)
文化觀察:退稿信 (2011-07-16)
文化觀察:識人七法 (2011-07-16) (圖)
歷史與空間:放心與放手 (2011-07-13) (圖)
古今講台:古姓伏羲氏 (2011-07-13)
來鴻:地 氣 (2011-07-13) (圖)
詩情畫意:緬懷「一代偉人周恩來」感賦 (2011-07-13) (圖)
歷史與空間:「唐宋八大家」治水有功 (2011-07-12) (圖)
豆棚閒話:容忍度 (2011-07-12)
古典瞬間:嚴陵灘頭話隱士 (2011-07-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