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阿米甚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20]     我要評論

 ■葉璧光

 那天,乘車經過麥當勞道,坐在我身旁的表妹正向窗外張望,驚訝地說:「咦!香港也有阿米甚人?」

 我一看,果然:一班頭頂戴著針織小帽子,身穿便裝的外國青年人和一位衣著黑色西裝戴黑色帽子,留著長鬍子的洋鬼子正在橫過馬路。

 「啊!妳指的是那個 Rabbi猶太拉比牧師吧!」我道。

 我第一次接觸阿米甚人是因他們精細的手工棉被。當年,朋友專程從瑞士到三藩市來,就為了要買圖案五彩繽紛的阿米甚被子。幾年後,兒子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公幹,會路經名字古怪叫性交(Intercourse)的阿米甚小鎮, 他特地邀我作伴同行,讓我得以認識美國的多元文化。

 原來,阿米甚人來自歐洲,是奉信嚴肅基督教摩門教派的信徒。十六世紀移遷北美洲定居,擴散在美國中部好幾個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他們承諾遵守摩門教嚴格教規,過單純簡樸生活,拒絕依賴新科技,像電力、電話、電視、汽車等電器用品,冰箱、洗衣機、電熨斗、電爐灶等我們覺得生活上不能缺少的東西,他們也拒絕使用。在農村,他們也依照祖先傳統,靠人力耕種,自供自給。阿米甚教會成員團結,家庭關係密切,堅持與外界社會保持一定距離。

 那天我們駕車進入阿米甚小鎮時,竟遭一部馬車由後面穿梭爬頭,令我們的汽車險些撞到人行路。原來,阿米甚人討厭遊客來騷擾他們平靜的生活,他們認為,遊客帶來的現代生活方式,會影響他們的青少年,動搖他們的信仰和教育理念。無奈美國州政府在他們的地域上也設有遊客中心,所以只好用這種手段表示不滿吧?

 那一天,兒子把車泊在郵政局前面,進去買明信片,想要拿到有 Intercourse「性交」鎮字樣的郵印,寄給他的朋友們。我們還去了市政府設在當地的阿米甚市民博物館遊覽,臨走時,我買了著名的Shoofly Pie(「趕走蒼蠅的糖蜜批」)作為送給親友的手信。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緬懷法海奇葩——弘一大師 (2011-07-20)
來鴻:中國優美深邃的荷文化 (2011-07-20)
古今講台:想起盤古氏 (2011-07-20)
心靈驛站:那些又痛又暖的往事 (2011-07-20) (圖)
人文世相:阿米甚人 (2011-07-20)
歷史與空間:非禽非獸真禽獸 (2011-07-19) (圖)
豆棚閒話:「未察虛實」 (2011-07-19)
亦有可聞:官 癮 (2011-07-19) (圖)
詞話詩說:雞蛋愛石頭 (2011-07-19)
歷史與空間:楊絳百歲心不老 (2011-07-16) (圖)
來鴻:濕之韻 (2011-07-16)
文化觀察:退稿信 (2011-07-16)
文化觀察:識人七法 (2011-07-16) (圖)
歷史與空間:放心與放手 (2011-07-13) (圖)
古今講台:古姓伏羲氏 (2011-07-13)
來鴻:地 氣 (2011-07-13) (圖)
詩情畫意:緬懷「一代偉人周恩來」感賦 (2011-07-13) (圖)
歷史與空間:「唐宋八大家」治水有功 (2011-07-12) (圖)
豆棚閒話:容忍度 (2011-07-12)
古典瞬間:嚴陵灘頭話隱士 (2011-07-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