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教育局建議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國民教育活動的需求會隨之大增。圖為本港學校的學生參加升國旗儀式。
黃富榮 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
動輒說國民教育是「洗腦」的人,忽略了學生的自由選擇、價值澄清等自發學習過程。當下傳媒資訊如此發達,香港中小學生每日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接收信息,學生隨時都會形成自己新的理念與價值觀,被老師洗腦的事情絕無可能發生。倒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堂出現「百花齊放」的場面,多一些不同風格的老師,多一些銳利的觀點,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真理才會顯現。
教育局自從發佈「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諮詢(撮要)、課程指引諮詢稿以來,有媒體與學界第一時間提出了「洗腦」的質疑,顯然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國民教育」這四個字上,卻忽視了擺在最前面的「德育」。
課程「德育」與「國民教育」並重
這種「厚此薄彼」表明有些人並未理會課程的開設意圖,此課程應該是「德育」與「國民教育」並重的。正如課程諮詢(撮要)封面引用孟子.離婁章句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可以解讀為修身、治國、平天下是個漸進的過程,一個人若想對國家、社會有份擔當,就必須先把自身修養做好,因此德育應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
欣喜的是,文件構建了一個以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為結構的教育藍圖,我贊同這種循序漸進的理念。
有人認為文件大談理念但缺乏具體實例,例如文件中提到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精神,卻沒具體說怎麼做。既然是「課程指引」,就應該給學校多點關於如何教授此課程的具體指導,而不應只是空談概念。
而文件畢竟只是指引,每個學校對其有不同的理解與採納,因此現實中開展課程的方式也會不盡相同,我更讚賞一種客觀理性的教學方法,正面講解國家的同時不迴避敏感議題,讓學生自由討論。
如果老師迴避敏感議題,而只在課堂上大談國家的光輝成就,便會被大眾批評為洗腦。但我認為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中,洗腦是個根本不存在的偽命題。
學生不可能被洗腦
動輒說到「洗腦」的人,只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場看問題,而忽略了學生的自由選擇、價值澄清等自發學習過程。當下傳媒資訊如此發達,香港中小學生每日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接收信息,中國對於他們而言早已不是神秘的國度。神舟七號成功上天、三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艾未未被捕等新聞,他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得悉。在這樣一個資訊自由流通的社會,學生隨時都會形成自己新的理念與價值觀,因而被老師洗腦的事情絕無可能發生。
很多老師對某些敏感話題了解不多,不想在課堂上誤導學生從而選擇了迴避,即使真有老師避諱政治而不談時下敏感議題,學生們也可從各種媒介中獲取信息,完全不會被蒙在鼓裡。
當然,老師應盡可能客觀中肯地教授國民教育科,但老師並非完人,上課時他們肯定會有自己的側重點甚至偏見,但我們不必擔心學生受到壞的影響,因為「洗腦」根本不存在。對於當下香港中小學生的辨識能力,我們還是應多一份信賴。
我倒是希望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堂出現「百花齊放」的場面,多一些不同風格的老師,多一些銳利的觀點,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真理才會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