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小區裡的「聯合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5]     我要評論

王大慶

 我所居住的小區是當地最大的開放式小區,小區內有100多幢樓房,4000多戶居民,人員結構複雜,除了當地的外,還有不少是外來人口,尤其是我所在的這幢樓,五湖四海的特別多,有四川的婚配妹,有重慶的移民,有山東、湖南、浙江等地的務工者,還有大城市來的養老人員等,號稱小區裡的「聯合國」。

 這外來人口的湧入,多少會引起當地人心底潛伏的排斥情緒。就好比大量的華人湧入海外並影響當地就業情況一樣也會遭到人家的反感。因而這些外來人口剛住進時,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除了對他們「冷處理」外,還有意識地挑他們的「刺」,有時樓道裡出現痰跡、紙屑等也異口同聲地裁定是這些外來人口所為。更麻煩的在小區農貿市場,這些做生意的外來戶幾乎無一倖免地全受到了當地生意人的狙擊。先是重慶三峽賣水麵的老張麵攤子被人掀翻,這個老張為人耿直,不善於逢迎,他擺的麵攤與一當地人的麵攤僅十幾步之遙,又是賣的同一品種,況且老張賣的水麵身子壯,品相、吃口都不錯,來他這裡買水麵的人很多,這自然影響了那當地人麵攤的生意。最初,那當地人還不敢動粗,只是讓老張到別的地段去賣麵,老張不理,心想憑甚麼我聽他的,公平競爭唄。後來當地人見老張不買賬,而自己生意日益受損,乾脆喊來幾個幫腔的,一下子將老張的麵攤掀翻,還惡狠狠地威脅老張再擺在這裡就再掀翻。老張氣不過,叫來城管協管員論理。而那城管協管員只是敷衍了事地說了幾句滋事者,並沒有處理。老張見勢頭不對只好換了個地方擺麵攤。接著是安徽賣烤鴨的老胡被顧客揪扭,說烤鴨不衛生,晚上吃了夜裡肚子疼,又嘔又瀉,讓老胡報銷藥費並賠償損失,否則就到衛生監督所舉報。老胡一下子懵了,因為他是個誠信守法的攤販,從來不敢將有問題的烤鴨賣給顧客,怎麼會發生「衛生門」事件呢?再說,昨天賣出的烤鴨有幾十隻,其它顧客吃了都沒事,唯獨這位顧客有染?聯想到前天與當地人擺的熏燒攤為地盤吵了一架,心想該不會是找人來滋事吧?放眼望去,當地熏燒攤主一副悠然自得幸災樂禍的樣子,這更證實了他的判斷。越想越氣,本不打算理這位尋釁的顧客,但看到他五大三粗一臉兇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老胡又有些膽怯了。心想還是息事寧人吧,萬一舉報到有關部門,這名聲傳出去,吃苦的還是自己。於是只好忍氣吞聲地「賠了夫人又折兵」。而浙江賣茶葉的吳嬸、湖南釀酒的老鄧等都不同程度地吃了當地人排斥的苦。最傷腦筋的是山東賣花生的老劉,剛剛才做第一筆生意,就被罰款200元,原因是他沒有辦臨時攤點證。老劉只知道這開放小區可以默許設攤擺點做小生意,哪裡曉得還要掏錢辦證啊。而當地攤販有的也沒辦證不照樣經營嗎?

 排斥歸排斥,時間長了,小區裡的當地人對外來人員也漸漸有些包容了,畢竟人家千里迢迢到這裡來生活也不容易。但還是對他們有一種隔閡感。

 破冰之舉緣於上海的一對老教授。這對老夫妻在這裡買了座房子,一年中有半年時間來這裡養老,說這裡空氣好,生活方便。起初人們對這對上海老夫妻也是不理不睬,心想你上海老教授與我有甚麼關係?可當這對老夫妻主動拜訪樓道鄰居,每次回來都帶點小禮品送給同樓道的鄰居,見到鄰居家小孩有高考的還指導他們填報志願後,人們對他們客氣多了。看見他們都主動打招呼,平時有個事上海老夫妻不在這裡,也熱情地幫他們照應。安裝數字電視時,樓道鄰居還專門打長話通知他們來辦理,彼此真的就像一家人。外來的上海老教授為了能盡快融入當地居民中,主動「禮賢下士」,贏得和睦的鄰里關係,這讓樓長很受啟發,於是他以此「樓道新風」為契機,創辦了「樓道文化」,用「樓規民約」、「鄰里格言」、「鄰里新風尚」、「鄰里在線」等來引導當地人和外地人互相包容,和睦相處。這讓鄰居們特別是外籍人員很受啟發。漸漸,同樓的外籍人員都不再堅守「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的理念,主動和鄰居們打起招呼,以自己謙和的言行來融入當地人大家庭。有的見樓道燈壞了,主動買個燈泡換上,而不要對門鄰居分擔費用;有的在小區做生意的,看見同樓鄰居都客氣地在秤上讓一點;有的有水電修理之長的,還免費幫同樓鄰居服務。當地鄰居受此感染,也都作出了友好姿態。如此,同樓的外地人和當地人的關係漸漸和諧融洽,互助互愛漸成風尚。近年來我所在的這幢樓還被評上了「五星級文明樓」。

 現在,常聽一些人報怨到了外地受當地人歧視,媒體也常有這方面的報道,說近來一些地方接連發生了本地人與外來務工人員的摩擦事件。誠然,改革開放的大潮,使得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進城務工人員、外地婚配人員、異地居住人員等在一個城市一個小區甚至一幢樓裡比比皆是,如何使不同領域文化相融,使不同地方的人能和諧共處,理應成為社會管理的一道新課題。

 竊以為,除了各地政府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制定「一視同仁、人人共享」的「新市民」政策外,當地居民也要有一種包容的心態對外來人員敞開胸懷,而外來人員更要以積極的舉動,主動融入當地的文化習俗中。事實上,人與人相處並不複雜,矛盾多數來源於自尊和習性。作為一個外地人,到了一個地方,不管你是短暫停留還是長期居住,既然來到這個城市,就要多了解這個城市的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習俗,不要老是想著我的家鄉是怎樣的,我在家鄉是怎樣的,要學會主動融入。當你主動向對方示好時,對方也就會敞開胸懷接納你、包容你。我所寫的「小區裡的『聯合國』」其實也是各地城市不同地域人群集居的一個縮影,它在衝突與轉化中實現了交融,這對我們不無啟示和借鑒意義。

相關新聞
百家廊:小區裡的「聯合國」 (2011-08-05)
琴台客聚:微塵城市與無頭城市 (2011-08-05)
翠袖乾坤:人與物 (2011-08-05)
古今談:中國的城市設計和商業 (2011-08-05)
生活語絲:甲板上見親情 (2011-08-05)
一網打盡:與懷疑心齊飛 (2011-08-05)
記憶後書:《太虛幻境》 (2011-08-05)
百家廊:夏夜漫遊什剎海 (2011-08-04) (圖)
翠袖乾坤:戲曲是人倫活課本 (2011-08-04)
海闊天空:阿拉斯加觀鯨記 (2011-08-04)
琴台客聚:猛虎中箭 (2011-08-04)
杜亦有道:禮失求諸野 (2011-08-04)
隨想國:造勢 (2011-08-04)
獨家風景:主播的眼淚 (2011-08-04)
百家廊:交際圈 (2011-08-03) (圖)
翠袖乾坤:獨臂刀和宇宙最強 (2011-08-03)
天言知玄:吃苦大任 (2011-08-03)
琴台客聚:從容的境界 (2011-08-03)
生活語絲:與增城「結緣」 (2011-08-03)
隨想國:獅 (2011-08-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