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托物喻志的《香港方物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16]     我要評論

陳智德

 近在書店見到中華書局把葉靈鳳的《香港方物誌》重新出版,當即買了一本。這本書一九五八年在香港初版,六七十年代幾次再版,一九八五年在內地三聯書店發行簡體字本。除了《香港方物誌》,葉靈鳳在香港時也發表了大量讀書隨筆,曾出版《北窗讀書錄》、《文藝隨筆》、《晚晴雜記》等書,六七十年代於香港《新晚報》撰寫「霜紅室隨筆」;一九八八年由絲韋即羅孚主編,把葉靈鳳在香港所寫的文章編為三卷本的《讀書隨筆》,由內地三聯書店出版。

 一九八九年,香港中華書局把葉靈鳳所寫關於香港的文章編為《香島滄桑錄》、《香海浮沉錄》和《香港的失落》,列入小開本的「城市文庫」系列。九五年也有「香港文庫」版《葉靈鳳卷》。近年,內地也出版了不少葉靈鳳著作,可以說,除了早年的初版,要在書店找葉靈鳳的書並不困難,但我偏愛《香港方物誌》和《香島滄桑錄》等書,其中,我覺得《香港方物誌》有很獨特的意義。

 過去有不少作者都寫過關於香港地方風物的散文式記錄,各有不同特點,葉靈鳳作品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象徵意義或所謂「托物喻志」的取向。正如葉靈鳳所說:「這不是純粹小品文,也不是文藝散文。這是我的一種嘗試,我將當地的鳥獸蟲魚和若干掌故風俗,運用著自己的貧弱的自然科學知識和民俗學知識,將它們與祖國方面和這有關的種種配合起來。」葉靈鳳明確表示該批作品不是純粹小品或文藝散文,而強調香港與中國固有的文化連結;把該書放回五十年代的時空去看,葉靈鳳似有意為當年眾多「旅港」、「僑港」的一代,在經驗與文化的斷裂中帶來一點慰藉:既然香港風物掌故與中國密切相連,也許中國文化亦未嘗不可以在南方一隅的香港延續。

相關新聞
除了奶茶,還有蛋撻 (圖)
萬千面孔繪於商場 (圖)
用陶瓷 刻劃香港的精神地圖 (圖)
「村鄉」—Zoe Coughlan陶藝作品展覽 (圖)
歷史與空間:古代皇帝的水上娛樂 (圖)
亦有可聞:林紓的讀書法 (圖)
來鴻:一首百年的驪歌 一個不朽的名字 (圖)
詞話詩說:天 眼
百家廊:喝茶(下) (圖)
翠袖乾坤:遊戲機與人力車
海闊天空:二度遊山東
琴台客聚:又一散佚書面世 (圖)
杜亦有道:懷才難遇
思旋天地:春華秋實
詩幻留形:托物喻志的《香港方物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