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一批學生家長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諮詢期屆滿前夕,再以「洗腦」形容即將推行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當他們總習以為常以「洗腦」形容國民教育的同時,他們亦同時證實被「反國民教育者」「洗腦」了。有關諮詢文件本已開宗明義說明要求學生認識國家發展的同時,認識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理性判斷國情,確當掌握是非。許多人批評諮詢文件只許歌功頌德,其實是根本沒有真正讀過諮詢文件。脫離文本的空想討論毫無意義,這些主張「反洗腦式國民教育」的人,人云亦云高喊「洗腦」,正正突顯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重要性。此科必須盡快推行,以早日糾正這些自以為能「獨立思考」的人的想法。
國民教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精神
教育局的諮詢文件詳細陳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原委和細節。考其課程指引,共分六大範疇,其中「國家範疇」的學習目標提到:「以孕育家國情懷為中心,樂於了解國情,包括:自然國情、人文國情、當代國情和歷史國情。通過有系統的國情學習,引領學生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斷。藉此讓學生培養國民素質,提升國民身份的認同,並繼往開來,既能傳承中華文化,亦能對於國家發展有所承擔,願意為國家及民眾謀福祉,加強和諧團結、關愛國家民族的情懷,成為了解國情、關愛社群、樂於承擔、敢於創新的國民。」
這部分正是那些議員、學生和家長極力挑剔的一段,他們不斷指斥有關國家的範疇只有美好正面的介紹,缺乏落後不足的援引。他們總認為考察負面事件就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批判的精神,進而主張自我挖苦的事例才能喚醒學生的國民意識。先不論諮詢文件中所羅列的大量青年發展學術理論和這些信口雌黃毫無根據的論點的巨大反差,如再仔細研讀,即可發現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絕不「洗腦」。接下來的課程指引「世界範疇」即說明「學生亦會建立批判性思考,在面對具爭議性的普世議題時,能持世界公民的視角,同時亦兼顧國家國情,以理解問題,並作出情理兼重及務實的判斷。」其中小四至小六學生須學習「認同並支持平等、尊重、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現代文明基石,建立世界公民意識,促進將普世價值與中華文化共融和實踐」。中四至中六學生須「了解世界公民的理念,關心人類福祉;尊重法治、人權、平等、民主、自由的精神……認同世界公民身份的同時,亦能從國家國情的角度理解世界議題,作出理性判斷」。
指國民教育洗腦的人應反思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宗旨之一是學生能「情理判斷」:「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能以客觀和理性方法,辨識相關生活事件所蘊涵的意義和價值,並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斷」。諮詢文件並無硬性規定教學事例,只要教師能教導學生「情理兼備」,這樣的國民教育便算成功。盲目的愛國主義激進濫情,不明是非,這樣的學生根本不能配合當今的國家發展需要,陳腔濫調的愛國套話不為現今社會所能接受;學生能實事求是,情理判斷,理性批判,懂得普世價值和國情發展兩相融合,才是當今愛國主義國民教育亟須引入的觀念。那些一味指斥國民教育洗腦的人,應該「反思」自以為被洗腦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的真正含義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