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暴力示威持續升級,演變成襲擊無辜的場館職員、肆意搗亂及破壞公物。如今暴力之風愈演愈烈的局面,與各反對派政黨一直以來在議會內外對暴力行徑縱容,甚至有人恃仗自己是法律界中人,公然為破壞社會秩序者張目有關,這種鼓勵知法犯法、有如幫兇的作為,實難辭其咎。
自「社民連三丑」(現已分裂為社民連及「人民力量」),即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及陳偉業在08年進入立法會後,已經開始屢屢破壞議會程序,多次「掟蕉」、「掃檯」。立法會申訴部不斷接獲市民投訴有關的粗暴行為,要求立會正視。
有見情況或會演變至失控的地步,建制派在參考其他國家及地區議會的經驗後,先後多次提出修訂議事規則,除要求行為不檢的議員離開現場外,並建議加重對違規議員的懲罰,如提出「分級制」、扣減薪津以及褫奪議席等做法。不過,礙於修訂需要經由分組點票通過,在反對派全力包庇,最多只口頭「批評」兩句了事的態度下阻撓修訂,令有關建議屢被否決。
民主黨公民黨先轉呔後放生
由於社會對三丑的行為極為憤慨,為了政治考量,民主黨及公民黨一度「轉軚」,「公開譴責」對方的暴行。不過,在09年2月舉行的議事規則委員會上,反對派突然再度「放生」三丑,公民黨議員吳靄儀為「三丑」辯護稱,「議員能夠自律」,毋須修改議事規則。
寧阻撓修訂不阻撓28次暴行
在其他反對派政黨的縱容包庇下,三丑變本加厲,在今屆會期內最少主導了28次暴力行為,令全城怒吼,包括在特首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期間,擾亂立法會會議進行,被驅逐離場時更禍及保安員,又以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官員「無恥」及「狗奴才」,近距離將4個膠樽飛擲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年3月初,曾蔭權更在公開場合疑被社民連示威者襲擊,民情一面倒反對暴行。
民情洶湧,民主黨及公民黨於今年5月「被迫」支持通過收緊《議事規則》。不過,有關修訂只是將大會主席可驅逐行為不檢的議員的權力,延伸至各事務委員會主席,其他由非反對派議員提出、具有實質意義的修訂,如限制議員攜帶示威物品及對多次違反議事規則的議員施以懲罰,則因反對派政黨全力阻撓而無法通過。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