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盡快落實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戰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07]     我要評論

陳經緯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國商會主席 經緯集團董事局主席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17日在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發表演講,其中特別提出要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其戰略意義在於:既可轉移內地過剩產能,也可進一步釋放香港服務業的巨大潛能,是兩地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必然選擇,有利兩地企業在更廣闊的空間裡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更好地從全球獲取技術、市場、戰略資源,拓展兩地企業的發展空間和國際競爭力,令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產生質的飛躍,共同增強兩地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後勁。香港社會應探討如何盡快落實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的戰略。

 李克強副總理8月17日在香港出席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發表演講,闡述中央政府關於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經貿金融等方面合作的「六條三十六項」挺港政策措施,其中特別強調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鼓勵內地和香港企業以聯合投資、聯合投標、聯合承攬項目等方式,共同開拓國際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可惜,所謂「港大安保風波」一度轉移了視線。現在應該徹底排除干擾,重新探討如何盡快落實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的戰略。

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具戰略意義

 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對於內地企業來說,首先可以轉移過剩產能的問題。「十一五」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但由於內地產能過剩沒有有效轉移,這個艱巨任務留給了「十二五」。對於香港來說,由於香港本土服務業已趨於飽和,很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香港服務業除了進軍內地市場外,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為香港服務業開拓國際市場,可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社評稱,中國針對全球金融危機做出的回應,解決方案是大幅增加投資支出,這將帶來更大的產能過剩:用投資「治癒」今年的產能過剩,結果增加了明年的產能過剩。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了中國多個行業產能過剩,然而龐大的額外產能仍在建設中。

 目前香港服務業已佔GDP的92%以上,市場已達到飽和狀態,如沒有機會疏導,勢必發生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倒閉,從業人員失業。CEPA兩地服務貿易自由化全面展開,粵港先試力度增強,預計會有較大規模的服務北移,但香港服務業在進軍內地市場的同時,「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也同樣重要。

香港為內企提供「走出去」的國際化平台

 面對內地產能過剩和香港服務業飽和的挑戰,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是必然的選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匯聚中西文化,資訊高度發達,與世界各地有著廣泛的商業聯繫,擁有金融、貿易、投資、法律、會計、諮詢等方面的優勢和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世界上最開放、最有活力、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在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香港完全有能力充分發揮其服務領域的優勢,為內地企業提供「走出去」的國際化平台,協助內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香港作為緩衝區和實驗區,也可以幫助內地品牌更快走向國際。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目前,有關部門正加緊協商落實,採取加大投資資訊交流、重點項目對接,推動中介服務機構合作,開展跨國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推動內地與香港企業攜手合作,開拓國際市場。

 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70%的情況下,通過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主動地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向產業鏈高增值環節邁進,提升中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是一個極端重要的戰略選擇。只有內地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中國才更有條件引進更新的技術,發展新的產業,有利於在更廣闊的空間裡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國有企業「走出去」面臨外部阻力

 自2001年「走出去」戰略首次寫入「十五」計劃以來,內地企業「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據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9月6日聯合發佈的《2010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截至2010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淨額達3,172.1億美元,目前內地企業進行投資的地區和國家達178個,僅正式經官方批准動用外匯的已在外設立了超過1.6萬家企業,在海外投資所交的稅金合起來超過100億美元,創造了100多萬個就業崗位。尤其2010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達680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五,在發展中國家排名第一。

 但是,內地企業「走出去」,面臨四大挑戰,包括重重外部阻力、支付較高的收購成本、難以獲得優質資產,以及後續整合經營困難較大。外部阻力最重要的是面臨投資所在國的保護主義,並刻意炒作成為經濟上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此情況下,借助香港國際化平台並動用外匯儲備,雙管齊下積極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顯得更為重要。

雙管齊下支持民企到海外投資

 首先,「一國兩制」的香港具有各國普遍承認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良好的金融環境、完善的國際化服務體系以及管理經驗和專業團隊,能夠更好地在民企「走出去」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鼓勵民企將海外事務總部設在香港或在港設立對外投資的分支機搆,從而提升民企國際化程度;分散部分民企以港企的身份在海外投資,能夠有效規避部分發達國家針對中國內地設置的貿易壁壘,不易受到國際輿論的過度關注和惡意炒作。

 其次,中國外匯儲備充足,截至2011年6月末,中國外儲餘額達3.2萬億美元,位列全球首位。用好這筆巨額外匯儲備是國家高度重視的、涉及全域的大事。利用中國外匯儲備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既切實可行、又一舉多得。一是有助於優化中國外儲資產配置結構,分散風險,提高外儲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二是有效地解決民企「走出去」投資發展的資金管道,為民企參與國際競爭、創建世界品牌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援;三是將龐大的外匯儲備資產轉換為具有生產力的實質資產,有利於保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戰略資源;四是能夠降低貿易順差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投資過熱以及高通脹的壓力;五是在大型企業「走出去」為主導的基礎上,增添一支龐大的生力軍為實施國家「走出去」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公民黨謊言「麻痺」市民 圖減低反對怒潮 (2011-10-07)
廿四味:港台為何找政治偏激的林輝主持節目? (2011-10-07)
盡快落實兩地企業聯合「走出去」戰略 (2011-10-07)
自留地:玉宇澄清萬里埃 (2011-10-07)
西方走廊:奧巴馬食言或引爆「失業核彈」 (2011-10-07)
直資學校學費減免獎學金計劃正面睇 (2011-10-07)
來論:梁家傑重複謊言 訟棍黨格不堪 (2011-10-06)
廿四味:法援基金有限 豈容反對派濫用 (2011-10-06)
公民黨為什麼讓路何俊仁選特首? (2011-10-06)
志強時評:在探索太空事業中 中國理當有自己貢獻 (2011-10-06)
鼓勵市民遷往新界好嗎? (2011-10-06)
實事璆事:香港房屋政策與市民的住屋權利 (2011-10-06)
公民黨將會「玩完」 (2011-10-06)
來論:公民黨禍港殃民難逃選民懲罰 (2011-10-05)
廿四味:李成康控告警方自打嘴巴 (2011-10-05)
梁家傑賊喊捉賊 (2011-10-05)
強烈反對外傭享有居港權 (2011-10-05)
「維基解密」令「偽民主派」原形畢露 (2011-10-05)
支持興建第三條跑道 (2011-10-05)
縱論香港:如此傷害港人 訟棍還能安枕? (2011-10-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