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鼓勵市民遷往新界好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06]     我要評論

祝越山 獅子山學會

 「當你窮的時候,選女朋友的最重要條件,是住得近。」黃子華某次於棟篤笑中講述:家住九龍的子華於回家途中遇上了一個令他心動的女孩子,以為是緣分的降臨,但浪漫的愛情故事卻沒有續篇。「我唔係唔信緣分,但問題係我的緣分去到沙田就已經好『紋』水,而當時蔔﹞琱h係去屯門謘I」

 筆者不清楚這是否真人真事,但故事卻反映了現實;居住地點對每個人的影響很大。近期香港智經研究中心建議政府推出不設入息審查的全港性「長途交通費用支援計劃」及「長者乘車優惠」;相信計劃有助鼓勵港人遷往新界置業,減輕市區人口密度,並配合人口老化趨勢。

 叫政府派錢不難,亦可皆大歡喜。筆者相信計劃確實可在短期內幫助一些需跨區工作的人士、家庭,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然而,這些短期內有效的措施,真的可以長遠解決問題嗎?

 政策建議之中,智經估算計劃將涉及約19至25億元公帑開支。這一個數字對香港政府的財政應不足以造成壓力,但公共財政並非主要考慮;更重要的,是為何要鼓勵市民遷往新界?

 根據數字,屯門、元朗、北區、大埔和離島區的居民約為178萬人,約為全港25%的人口。但當中不少人卻需要跨區工作,特別是長途跋涉到九龍、港島區工作;正好說明,原來工作機會都不在新界,而在九龍、港島。鼓勵市民遷往新界的理據何在?

車費補貼難解決長遠問題

 車費當然可以補貼,但其他的付出呢?如果一個人搬到新界後,每天車程多出一個小時,一個月所付出的時間就等於一整天生活?你如何補償他?

 如果家中有小朋友,難道要小朋友每天長途跋涉上學?轉校不是不可能,但各位家長都知道,差不多所有最好的學校都在九龍、港島區。偏偏香港的教育系統之中,有一個標準叫作「校網」;主宰著閣下子女、孫兒的升學之路。不少人把他們的希望寄託於他們的子女身上,即使自己命運坎坷,也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但若失去入讀頂尖學校的機會,他們的希望還可以放在哪裡?

 有家庭為了名校網選擇居茤苤A亦有地產代理和租客公然出租名校網內的「信箱」,讓家長可於子女升學派位之時,進入擁有名校網的地區,難道事出無因?

 事實是每個人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各人為工作、為子女、為照顧家中長者,作出對自己最好的生活、居住地點的選擇,無論是公屋私樓或是茤衁O間房。獅子山學會不是要市民都居於板間房,但大家卻不得不承認茤苤B板間房出現的主因是市場上的需求。

 經濟學家羅家聰曾作統計,結論是香港並不存在房屋短缺的問題。既然如此,大家就更應該承認,亦應尊重這是市民作出選擇後得出的結果。居於茤虼瓣ㄕw全,偽造虛假文書更是犯法之事;然而,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如果沒有如此扭曲的制度,又何來逼虎跳牆的事情發生?生活,不是數百元的車費津貼,亦不是有瓦遮頭就算美滿。

 當然,閣下可以辯說如此更應該鼓勵市民遷往新界,以取締茤衁O間房;但政策得出來的結果並不一定如你所願,卻肯定會讓他們的子女落入更差的環境,更難爭取向上的機會。情何以堪?

相關新聞
來論:梁家傑重複謊言 訟棍黨格不堪 (2011-10-06)
廿四味:法援基金有限 豈容反對派濫用 (2011-10-06)
公民黨為什麼讓路何俊仁選特首? (2011-10-06)
志強時評:在探索太空事業中 中國理當有自己貢獻 (2011-10-06)
鼓勵市民遷往新界好嗎? (2011-10-06)
實事璆事:香港房屋政策與市民的住屋權利 (2011-10-06)
公民黨將會「玩完」 (2011-10-06)
來論:公民黨禍港殃民難逃選民懲罰 (2011-10-05)
廿四味:李成康控告警方自打嘴巴 (2011-10-05)
梁家傑賊喊捉賊 (2011-10-05)
強烈反對外傭享有居港權 (2011-10-05)
「維基解密」令「偽民主派」原形畢露 (2011-10-05)
支持興建第三條跑道 (2011-10-05)
縱論香港:如此傷害港人 訟棍還能安枕? (2011-10-04)
廿四味:「四大關卡」與「四萬人」異曲同工 (2011-10-04)
兩宗禍港官司 一個無恥政黨 (2011-10-04)
不能任由港台成為反政府的「獨立王國」 (2011-10-04)
政經多面體:公民黨阻大型基建拖垮香港 (2011-10-04)
西方走廊:戰爭無法挽救歐美經濟困境 (2011-10-04)
指點江山:須追究公民黨蛻變為「包訟集團」的法律責任 (2011-10-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