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近日,選民登記問題引起討論。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借機發難,不僅大肆抹黑現有的選民登記制度,更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對一些機構進行點名指責。其言論之激烈,較一些激進反對派人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將他的學者「光環」拿下,其言論活脫脫就是激進反對派的說辭,甚至比他們說得更荒謬,更天馬行空,甚至涉及誹謗。這樣的人,哪有一點學者的氣味?
事實上,當局每次選舉都要處理數以百萬計的選民登記,出現一些技術上的錯漏難免,理應檢討跟進,但不必上綱上線。成名以一些錯漏個案以偏概全,將整個選民登記制度說成為「舞弊溫床」。這樣評價香港的選舉制度絕不公平。成名自稱是政治學者,不可能不知道本港選舉的公平公正一向得到國際認可,至於部分選民登記有錯漏,就如英美等經過多年選舉洗禮的國家都難以避免,成名以此否定本港行之經年的制度,足顯其人其言的偏頗。
在香港,一戶有十多個選民登記的情況一直都不鮮見,原因是本港不少地區存在「劏房」戶,一個單位隨時「劏」成十個八個單位,以一個單位兩個選民計,有十多個選民登記不足為奇,加上不少市民在搬屋後可能沒有及時更新住址,導致寄發選民通知書時出現錯漏。當然,選民登記中出現問題必須處理,而當局也在不斷完善,今屆退回的投票通知書雖有6萬份,但已較以往動輒10萬8萬份為少。成名仍然在大做文章,根本是枉作小人。
學者有自身政治立場其實不足為奇,但關鍵是不能因為主觀的政治偏好而不顧事實去演繹偏頗的政治結論。可惜的是,成名卻恰恰犯了學者的大忌,在根本沒有任何證據之下,隨意上綱上線,亂作不實指控。這種為學態度明顯與學者以事實為本、客觀分析的風格南轅北轍,大有故意誤導公眾,為激進反對派擔當宣傳機器之嫌。《聖經.路加福音》說「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成名自己眼中有樑木,心中有成見,言論有動機,其人其言自然是偏頗處處。難怪言論一向偏激,根本不像個學者,倒像是反對派中最激進一族。
|